減持國有股被喊停止,不僅給了市場一個炒作的借口,而且帶來了股市的大漲。一些人說,石頭終于落地了,大家可以松一口氣了。不過,無論如何,國有股減持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依然不能回避的。
當前市場上存在著一個聲音,大體的意思是說:這次喊停,是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干脆停下來,在實質上回避中國股市股權二元結構所帶來的矛盾,仍然沒有逾越中國股市割裂的
現狀,所以,這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參與人數最多、提出方案最多、影響面最廣,甚至涉及的各種利益都創下歷史紀錄的一項經濟決策,似乎又回到了它的起點。
但是,凡事也許都是迂回前進的,否定之后的否定,往往意味著一種飛躍。停止國有股在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并不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反倒很可能意味著,它否定了一種思路,從而蘊含了導致我國證券市場發生飛躍的可能。
其實,客觀的來看,對現有的“國有股減持方案”的喊停,并不是對“國有股減持”的否定。因為從去年發布的《暫行辦法》方案看,舊方案要解決的,并不是中國股市股權二元結構問題。即使我們繼續實施“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的規定,對于龐大的國有股數量而言,并不足以撼動國有股的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股權二元結構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問題,都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所以我們說,停止在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不能被看作是政府在回避中國股市股權二元結構問題。
于是,如何理解國有股減持政策的本質,在這個時候就尤其值得關注,因為這關系到對整個國有股減持政策行為的理解,以及對今后國有股減持政策的把握。
相關部門直截了當地提出過,從原國有股減持方案的名稱———《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也可以明確地看出,原先國有股減持的主要目的是充實我國的社會保障資金。所以,這個暫行辦法被喊停,說明了被它賦予國有股減持政策的使命被否定。財政部和證監會發言人明確指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目前已達相當規模,近期社會保障資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補充的現金量不大,沒有必要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套現來籌集資金。
這在事實上將直接引發兩個問題。一方面,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而言,是否預示著,新的改革措施,不在擴大社保資金支出的規模上做文章,擴大的話,要另謀擴大資金的來源。當然,這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重點。作為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我們想要說的是,既然國有股減持的舊使命已經不重要了,那么厘清國有股減持思路,賦予國有股減持政策新的使命已屬當然和必須。
我們贊同這樣的看法,減持的本質在于恢復國有股產權的“可交易性”。當然,這并不等同于要把這些非流通的國有股全部在滬深股市內變成流通股。澄清了這一點,將保證我們的國有股能夠在“滬深集中市場以外的地方”,以比較合理而有序的方式進行交易和轉讓。
國有股“可交易性”的恢復,恰恰是解決我國上市公司長期努力解決、卻仍然難以解決的治理結構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恰恰是解決我國股市股權二元問題的妙方之一。
對國有股減持舊方案的喊停,我們寄予這樣的希望。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