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在我們這個市場中,談增色變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在去年,市場就已經為此經歷過一番波折。那么增發作為證券市場最常見的一種再融資方式,為什么屢屢受挫,是它不對我們的胃口?還是這個市場消化能力差?對這個現象我們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得到的回答卻并不一樣。
隨著上市公司取消增發或者改變再融資方式的公告紛至沓來,可以說上市公司的增發
熱潮就此偃旗息鼓了。但是,在我們這個市場中,談增色變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在去年,市場就已經為此經歷過一番波折。那么增發作為證券市場最常見的一種再融資方式,為什么屢屢受挫,是它不對我們的胃口?還是這個市場消化能力差?對這個現象我們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得到的回答卻并不一樣。
華夏證券研究員銀國宏認為:投資者對增發的否定,實質上是對再融資的否定,核心問題是上市公司對再融資使用的效率比較低,如果不解決實質問題,即使目前增發問題得到一定的緩解,那么將來還會再一次被市場提出來。用一種完全成熟的方式來放在不成熟的市場當中,或多或少總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地方,這種不和諧可能恰恰體現在,我們上市公司的自律性比較差。
湘財證券研究員鄭乃旭認為:不能因為個別的上市公司濫用募集資金,甚至是弄虛作假產生問題就將企業的再融資行為加以不適當的過分的拘束,很多企業的再融資之所以沒有按照預期的募集資金的目標投放,固然有市場環境的改變也有惡意融資的行為,但更多的是對企業的這種戰略的前景規劃以及產品的市場定位預測的不準確所造成的,而從這種發展來看應該是一種正常狀態,不能簡單認為它是一種惡意融資的結果,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員桂浩明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全方位來考慮,一方面上市公司在籌集資金上要慎重,有效的利用好籌資功能這一點,但同時,也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入到另一個極端,因為畢竟還要發揮證券市場正常的融資功能,能夠使它成為資源優化配置的場所。
雖然增發對市場的影響已日漸平息,但是它所引發的的思考卻沒有結束。盡管資金使用的低效率和惡意圈錢已經越來越難以讓投資者再來買單,但是我們卻不希望看到那些規范的公司為此受到牽連,因為沒有正常的融資渠道,而錯失發展良機。為此有識之士呼吁,上市公司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整體形象已經迫在眉睫,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每個上市公司的命運,更關系到整個中國證券市場的未來。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