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超
今年5月大商所S0205合約以接近90萬噸的歷史天量完成了交割。此次巨量交割的成功對我國期貨發展有特殊的借鑒意義,但它給我們的啟示也遠遠不止于交割風險的化解那么簡單。
中國商品期貨剛剛誕生時被不少人視為“怪胎”,原因是中國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并不發達。在商品期貨市場建立后,它對國內相關現貨市場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綠豆期貨活躍后,引導了全國綠豆生產的規模化和科學化;而新國標小麥期貨的推出,也使小麥種植結構調整的國家政策迅速在黃淮、華北平原“扎根生果”。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期貨市場對現貨市場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屢屢出現的巨量實物交割使得不少品種出現資金流失、人氣受挫、交易呆滯的結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引發了這種情況呢?
在發達國家,“套期保值”是生產者和現貨商規避商品價格波動風險的理想模式,其過程一般是在現貨市場買、賣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買期貨,從而鎖定價格波動風險。但是這一模式到了我國卻變為“實物交割”。且實物交割者已經不僅僅是生產者和加工商,還包括了投機者--沒有貨的人(但有錢),這部分人甚至存在將國儲糧挪用,制造“假倉單”的違法現象。由于這種交易方式是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在個別情況下,投機者甚至為達到獲利而不惜利用貨物控制期貨市場價格。在我們現行的交易制度上,根本無法區分這種交易者是在套期保值還是在進行實物投機,只要是有貨(不管從哪兒來)一般就可以賣出交割,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入交割。
在國內糧食市場“賣糧難”的背景下,這種實物交割的盛行注定了任何一個品種只要活躍起來就很難不出現巨量交割。因此,只要期貨價格超過現貨價格,就會有人賣貨,更何況期貨市場上的交割是“一手拿錢,一手拿貨”,不存在回款難的問題。例如,這次大豆期貨前期實現的90萬噸的交割,就相當于我國大豆年終結轉庫存總量的四分之一流進了期貨交割庫,而期貨交割過程中反復發生的交割費用,又使這些貨物“易進難出”。我們可以算算帳,每噸大豆經過“期貨之旅”后,其銷售成本要平白無故地增加二、三百元。如此以來,大量倉單貨物滯留于期貨市場,就使期貨交易變成了變相的現貨交易,并成為期貨品種進一步發展的“腫瘤”。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講究尺度,實物交割的盛行對現貨市場是“福”,但對期貨市場來說,不能不說是“禍”。在剛剛走上規范發展的國內期市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期貨交易品種的市場容量并不能解決我國糧食流通的大問題,而“涸澤而漁”的做法只會限制期貨市場規模的繼續擴大。為此,建議市場有關方面在考慮進一步降低交割費用的同時,在交易制度中明確實物交割與正常套期保值的界限,并實行不同的優惠政策,從而引導實物交割逐漸向正常的套期保值過渡。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