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杰
盡管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化舉措層出不窮,管理層也反復強調股市調控不以指數(shù)為標尺,但是,中國股市的政策市特征在短期內恐怕還難有所改觀,更不要說徹底消除。
事實上,雖然這近乎是一種被迫的選擇,但其中已經(jīng)包含太多的必然因素。而在這諸
多因素中,上市公司不堪股市基石重任是最為關鍵的一個。
我們習慣于說,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然而,一年多來頻頻曝光的上市公司黑幕表明,這塊基石不僅不足夠牢靠,有時它的下面甚至虛掩著一口陷阱。問題接踵而至,在上市公司尚不能真正成為股市基石的情況下,靠什么樹立投資者的信心?政策差不多就是唯一的替代品。
所以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不是需不需要一個政策市或者如何及什么時候消除股市的政策市特征,而是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政策市。
有人在討論,股市究竟是投資者的天堂還是融資者的天堂。這個話題多少有些顯得奢侈。至少對于目前的中國經(jīng)濟而言,股市存在的真正意義應該還是在于融資功能,在于能夠為相對弱小的中國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提供盡可能多的資金支持。
道理不言自明。股市需要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場,也就是說,需要用政策調控股市從而使它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但是,很遺憾,我們看到的是政策市的另一副面孔。
在始于2000年下半年的清理銀行資金、增發(fā)新股等一系列政策打壓下,股指持續(xù)走低,投資信心屢受重挫。與此相伴隨的是,股市融資能力大打折扣。
也許正是有鑒于此,今年以來管理層暖風頻吹,各項政策也頻繁出臺造好,比如降息、降傭金、新股發(fā)行實行市值配售。令人覺得有些意味深長的是,這些利好政策似乎再也吊不起投資者的胃口。在城鄉(xiāng)居民儲蓄持續(xù)快速增長并突破8萬億元的背景下,股市處于一種不陰不陽、成交萎靡的狀態(tài)。
應該說,政策市的一個要害之處在于,政策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上市公司贏得投資者的信任。明白點兒說,就是政策要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不能翻手云覆手雨。股市要調控,但不能以打擊投資者信心和弱化市場的融資功能為代價。
股市目前這副了無生機的面孔值得我們細細端詳———它是不是政策市的一個必然結果?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