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經》訪券商機構投資者:揭秘隱性QDII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06月13日 10:14 《新財經》 | ||
今年3月初,人行行長戴相龍表示,本地機構投資者機制(簡稱QDII,Qualified Domest 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揭秘隱性“QDII”實施細則》可能在上半年出臺,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的普遍關注與爭論。盡管QDII能否在“七.一”前順利推出,目前沒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大量隱性“QDII”卻早已暗流涌動,正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進入港股市場。投資港股,似乎被描述為一個絕好而美妙的創富故事,但故事的真相又是如何?帶著這個疑問,《新財經》進行了一次與券商、機構投資者的對話 本刊記者 張曉丹 四月某日午后,北京,揚沙漫天,天空昏黃。 某證券公司業務經理敲開了某大型國營外貿企業投資部經理辦公室門。簡短寒暄后兩人直奔正題。 券商:我們處于一個大變動的時代,能否挖掘到財富的金礦,完全取決于投資者的智慧與魄力。您看,也許您錯過了借B股暴富的時代,可是無妨,現在我們新推出的紅籌股、H股投資基金,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創富機會。 經理:紅籌股、H股投資基金? 券商:對,全稱是××證券××紅籌股、H股基金投資公司。我們是私募式的,屬于封閉式公司型基金,具體情況您可以看看這份《××紅籌股、H股投資基金介紹》。我們的發行期在今年的四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計劃募集五億港元的資金,投資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H股、紅籌股。當然,我們也玩兒港股IPO。QDII您聽說過嗎?就是那個意思。 經理:QDII至今還沒被證監會認可呢,那都是沒譜的事!而且最后的代理權交給誰都還不一定。你們現在就開始折騰募集資金炒港股,不違規嗎? 券商:哎,玩的就是這個心跳!您要等QDII推出了再如夢方醒,早就明日黃花啦。超額利潤怎么產生的?必須在政策的邊緣地帶先聲奪人!規則不能違反,但是可以盡力規避啊。比如這個基金公司,注冊地不在中國,所以,一切OK!在遙遠的英屬開曼群島——由哥倫布航海時發現的加勒比海上的那顆璀璨明珠,那才是我們的注冊地!新浪的上市公司“sina.com”也是那里注冊的呢。 經理:就算這方面不違規,可是國內的資本市場還沒放開,你們基金圈了國內這么大一筆外匯,怎么轉到香港證券市場啊? 券商:正所謂“條條大路通香港”。轉移資金的渠道還不多著呢!這里學問太大,一時和您也說不清楚。總之,到了境外的錢上也沒特別記號,怎么能查到我們違規?你們這種外貿公司好辦,不是有留在國外可以不結匯的資金嗎?直接給我們做就好啦! 經理:那得有個幾十萬美元才能入你們的法眼吧? 券商:幾十萬?那是小case,我們募集基金的最低限額對個人是五十萬美元或五百萬港元,像你們這種機構投資,沒個兒一千萬港元、上百萬美元啊,根本不帶您玩!我們不怕您投錢多,投多少上不封頂。 經理:這么多錢交給你們,你們給投資人吃點什么定心丸啊? 券商:您要知道,我們的基金管理人全部都是大牛!哈佛的碩士、沃頓的MBA、清華北大的博士不在話下,由這些人組成投資決策委員會來管著投資人的錢,就是不賺錢也算絕對高品質服務啦!再者,我們的投資流程都是專業化、規范化的,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有專門的機構監督,必須嚴格貫徹投資決策委員會的投資策略。您說,這顆定心丸效果如何? 經理:難說,那要看你們采用的是什么樣的投資策略了。 券商:我們的策略通俗點說,就是“緊跟政策面,勇當急先鋒”。關鍵是把握好時機,提早獲得上市公司的第一手消息。根據這個原則買進賣出,調整投資組合。 經理:你們的水平比起索羅斯來如何? 券商:那是金融大鱷,我們不過是江湖中的小魚,您說有可比性嗎?不過,小魚有小魚的優勢,它適應力和生命力強啊!索羅斯懂什么是中國特色嗎?他來了照樣沒我們玩得轉。 經理:光說中國特色不靈,你們懂香港股市做莊的游戲規則嗎? 券商:不,不太懂。 經理:嘿,那我憑什么要把錢投給你? 券商:愿者上鉤! 經理:真還有機構和投資人甘做這姜太公的魚兒? 券商:有?多啦!多少投資者對紅籌股、H股投資這個誘人的魚餌感興趣啊,不然哪能催生出我們的紅籌股、H股投資基金這個鉤?為什么這個餌味道好?這其實完全取決于對港股炒作的預期,只要您看好它的前景就一定會義無返顧地上這個鉤。 經理:但是,有什么理由支持對港股的樂觀預期呢? 券商:深了不說,光市盈率,港股就遠遠低于A股。您看科隆電器A股和H股的股價價差,8.28倍!H股股價現在被嚴重地低估了,您想想,它未來的上升空間該有多大啊! 經理:錯!我看現在不是因為那邊低,而是我們這邊的泡沫太多,股價普遍被高估了,未來的趨勢只能是內地的股票回歸其應有的價值,而不會把港股攪和出泡沫來。就看看那中石化,有什么投資價值?想靠炒內地企業的港股發財,沒戲!港股一定會把內地資金搞死! 券商:唉,冥頑不靈啊!等您悟出了這里邊的甜頭再后悔,我們這班船可早就到大海彼岸啦。到時候,你想游過去可難嘍!沒關系,這幾份材料留給您,待您好好考慮一下,尤其這份《紅籌、H股投資備戰指南》一定看看。記住,我們開船的時間是6月23日,想買票要趕早。 次日午后,北京,沙塵暴過境,太陽很好。 經理室里,記者坐在券商昨天的位置上,聽這位投資部經理講述了這個故事。 《新財經》:那么,您有興趣投資紅籌股、H股基金嗎? 經理:沒興趣。 《新財經》:為什么您能不為所動? 經理:道理很簡單,首先國家的政策不允許,我們國有企業的資金一般不經上級主管單位批準是不準許炒股的。而且,我認為投資風險過大,我對他們基金的投資操作水平和經驗都存有疑慮。 《新財經》:看完這些資料,聽完那位券商的分析,您有何感想? 經理:當然,資料本身很完美,想法也不錯。但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一個好的理論未必能成功地指導實踐操作,實現他們預想的目標。這也是我不能對其認同的一個原因。 《新財經》:他們深諳中國特色,也很了解中國企業,這不是個很鮮明的優勢嗎? 經理:正因為他們了解中國的企業,就更不能投資于中國的企業。我們就是國企,也許我比他們更了解中國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普遍不好,很多是靠粉飾財務報表來虛報利潤給公眾的,這些虛假的業績根本不具有可信度。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所謂的H股、紅籌股的投資價值只能是紙上談兵。社科院的王國剛不是說嗎,QDII的實施是不現實的、不成熟的。所以,我們的資金與其投給他們玩資本市場,不如投給企業,靠企業長期的贏利、分紅完全可以獲得很可觀的利潤回報。資本市場深不可測,我們不想去足堂這個渾水。 而后,記者聯絡到這位快人快語的券商,在電話中對他進行采訪。 《新財經》:現在有人對你們的基金感興趣嗎? 券商:當然有。凱恩斯說過“需求創造供給”,這是真理!我們就是因為有一定的客戶群體需求才會成立專門基金來提供這項服務的。 《新財經》:那么,你們是否會趕在“七.一”之前進入股市? 券商:我們必須在“七.一”前進入!因為如果業界的預測成真,QDII可以實施大概就是要趕在“七.一”作為給黨的獻禮,此話真假姑且不論。但要真的那時候推出,這絕對是一個大的利空消息,也就類似于第二個B股市場,前車之鑒啊!實際上,我們在成立該基金之前已經用自有資金投入到港股中去了。 《新財經》:那么,你們如何能夠保障對客戶投資的回報呢?你們在資料、協議中都沒有相關的體現和承諾。 券商:是的,但我們的客戶會根據對自己香港證券市場的信心來預期投資回報高低的。雖然沒有具體的承諾,不過,我們決不打無準備之戰!剛才我說了,我們的自有資金已經先期進入了港股市場,目前已經得到了投資回報。 《新財經》:那就是說六月中旬融資結束后,將會用客戶的資金將你們的自有資金替換掉? 券商:對。這樣,基金就能夠保障對客戶有一個穩定而良好的回報。 《新財經》:那么,你們這樣做的動機是什么呢?誰愿意把自己的既得利益輕易轉給他人呢? 券商:我們的目的是期望通過這項服務,擴充我們的客戶量,提升公司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加強客戶對我們的信心。因此,部分利益的轉移是必要而且值得的。同時,我們會確保客戶資金的安全,根據我們對港股市場的了解和對本次基金籌劃過程的充分準備,我們絕對可以在“七.一”之前“勝利大逃亡”。 《新財經》:如果你們在“七.一”之后將資金進場呢? 券商:那我們不就成了去解套的“解放軍”了?肯定落個和B股當年“六.一”之后一樣的下場。 《新財經》:那要是內地投資者趕在“七.一”之前也想去分一杯羹,您說獲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券商:那要看QDII到底屆時能不能推出來。這么說吧,有兩種可能的結果:要沒推出來,這些投資者也許能得點蠅頭小利。不過,多少也有限,就像在國內A股市場一樣散戶永遠比機構投資者慢半拍,但至少不會死得太慘;要是QDII批準之時你的錢還沒撤,那絕對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新財經》:國家的資本市場沒有放開,外匯怎么出去呢? 券商:這里邊可有門道。基本上各大券商手中都有“御用黃牛”,外匯的倒賣絕對離不開這些本事通天的“黃牛”——他們多數是吃“皇糧”的,很多是外管局、銀行的人,有背景有特權,辦事十分順當。而且他們也是有誠信的,資金的安全完全能夠保證。 《新財經》:不是像我們在街上經常能夠見到那種“黃牛”? 券商:咳,那些只是零售商,屬于在邊緣地帶根本不入流的角色啦!他們的工作是負責把客戶拉給御用的“坐棚黃牛”,通過“坐棚黃牛”來切匯、倒匯。這一買一賣之間的利差數額巨大,足可以造就一批千萬富翁。 《新財經》:怎么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逃過有關監管部門的法眼? 券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通過事先約定,你可以用他人的名義在北京存入十萬元人民幣,那么,很快在國外的賬戶上就會有一筆以你名字開戶的等價值量的港幣存入,這中間根本看不到資金的往來、流動,監管部門怎么能查到?通過“御用黃牛”,資金在存款金額、日期各方面的安全都有保障。以前B股火的時候,這些“御用黃牛”都為那邊倒匯,現在都紛紛為港股倒匯了。由于相當多的人看好H股、紅籌股上漲的預期,現在到香港開戶的內地投資者相當踴躍。 《新財經》:如果QDII正式推出,您覺得對B股市場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券商:一潭死水,沒救了!形象地說,肯定“解放大香港,套牢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