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不健全以及監管滯后使得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而在股市整體上缺乏投資價值,以及在一味“圈錢”擴容的大背景下,吸引8萬億儲蓄存款進入股市顯得十分不切實際
王貴榮 張曉春
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居民儲蓄額已達8.04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在銀行利率多次下調的情況下,居民儲蓄增長速度仍繼續加快。因此有人提出儲蓄資金是否可以分流一部分進入股市。那么,儲蓄資金會流入股市嗎?
股市缺乏吸引力
吸引民間資本,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的思路是可取的,但是,關鍵在我們的證券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上市公司是否真正能夠給投資者以回報,以及證券監管是否真正能夠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這是吸引資金入市的關鍵所在。可是,回顧一下我們的證券市場卻找不到吸引公眾的地方。
股市并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實質的回報。股民每年交納的股票交易手續費遠遠大于上市公司的利潤派現額,2000年的股票交易手續費達到900億元,而上市公司給股民的現金分紅不超過200億元,出現了700億元的費用缺口,這還不包括每年發行新股、增發及配股所籌集上千億元的資金;再有,機構投資者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政策等優勢,中小投資者總是處于被動地位。股市的暴跌使方方面面都受到嚴重的損失,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小投資者,因為中小投資者無論從資金,還是從渠道、信息等方面,都處于劣勢地位。尤其在造假橫行的年代,股市中的中小投資者猶如在五里霧中,成了失去方向的羔羊任人宰割。
基金遭遇冷眼
我們還清楚的記得,為防范金融風險,去年還在清理銀行違規資金退出股市。事實上,對違規資金沒有一個明確界定,這說明管理層認識到高企的股市并沒有投資價值,不想讓銀行資金承擔風險,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卻要引導居民儲蓄資金進入高風險的股市,這確實令人費解。欣慰的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并沒有被一再失信的引導迷失雙眼,不為引導所動,從開放式基金發行受阻就可說明。
開放式基金日趨受到投資者的冷落。開放式基金自去年9月開始發行以來,從華安創新、南方穩健、華夏成長到金鷹增長,盡管在銷售網點、認購期限和費率等方面都作了較大改進,但開放式基金的發行仍然每況愈下。華安創新實際收到45414名個人投資者的有效凈認購款23.77億元,機構投資者認購了26.23億元,沒有達到原先預定的6:4的比例。南方穩健預定發行80億的規模,但最后認購不到35億元,個人投資者認購12.67億份,機構投資者認購22.22億份。
而華夏成長也僅售出32.4億元。稍前發行的開放式基金在三個月的封閉期過后,其申購同樣非常冷清。甚至,有的基金還出現了贖回多于申購的情況。截至2001年底,南方穩健共申購30257651份,贖回32207240份,基金總份額為3486988611份,比上市之前規模還有所縮小。
還是銀行好
基金經理說要“為8萬億儲蓄存款和廣大機構客戶安全理財、優質理財”,但老百姓的錢則還是以存入銀行為首選。前5個月居民儲蓄累計增加6717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628億元。其中,定期儲蓄存款增加4143億元,占61.7%。至2月份央行宣布第八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調0.25%。盡管如此,老百姓不僅不為所動,而且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將錢存入銀行。
股市機制有待健全
老百姓作出這種選擇,自有他們的道理。在目前的中國證券市場,崇尚理性投資長線投資的基金,特別是開放式基金很難通過股票投資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我國上市公司真正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如鳳毛麟角,少而又少。基金經理要“為8萬億儲蓄存款和廣大機構客戶安全理財、優質理財”,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只能是一廂情愿。
當前的證券市場風險遠遠大于收益,在股市莊股橫行,上市公司欺詐不斷;上市公司“一年績優,二年績平,三年虧損”的局面成為家常便飯,上市半年、一年就出現虧損,就發出業績預警;新上市公司非但不分配,反而千方百計以高價大比例增發新股,再騙股民的錢等等事實使場外的中小投資者對股市敬而遠之,場內的投資者尋找時機準備退出股市。曾經令人羨慕不已、家喻戶曉的大牛股銀廣廈近來也被曝光,原來的業績是弄虛作假,其造假金額及隱蔽性令人嘆為觀止。這不得不使人懷疑中國股市還有沒有真正的績優股?在績優股的背后有沒有虛假?在這樣的背景下,怎能得到廣大中小投資者的信任?
事實勝于雄辯,股市的暴跌導致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的事實已經充分證明了證券市場給投資者帶來怎樣的回報,反而使大多數人成為股市犧牲品。股市的種種弊病注定:雖然每個人都會有過賺錢的經歷,可是根本不可能都有賺錢的結局。機制不健全以及監管滯后使得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而在股市整體上缺乏投資價值,以及在一味“圈錢”擴容的大背景下,吸引8萬億儲蓄存款進入股市顯然不切實際。
《國際金融報》(2002年06月13日第四版)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