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股首發市盈率不高于20倍相比,增發價格要高得多,不久前一家公司增發的市盈率居然超過50倍,高價增發當遏制
□本報記者肖冰
與新股首發市盈率不高于20倍相比,目前的增發價格明顯要高了許多。有統計數據顯
示,今年前5個月19家增發公司的發行市盈率為27倍多,最高的更是超過了50倍。這直接導致的后果是,同一公司在同等條件下,通過增發所籌集的資金遠高于首發和配股。正是有融資量上的“實惠”,眾多上市公司自然對增發趨之若騖。
據統計,去年有20家公司實施了增發,共募集資金160多億,而今年前5個月實施增發的19家公司募集資金100多億。此外還有100多家公司提出了增發的意向。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上市公司高價增長帶來了諸多隱患,現在迫切需要對增發定價方式進行全面總結。
目前新股增發中普遍采用市價折扣法,即根據發行前一天的收市價或發行前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收市價打一定的折扣。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發行價格僅是一價格區間,在經過路演推介、完成詢價后定價。新股增發普遍采取市價折扣法,導致增發價格和發行市盈率接近二級市場股價和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另外,我國上市公司股本結構存在重大缺陷,非流通股的數量遠遠超過流通股,以少量流通股形成的較高的二級市場價格來確定增發價格,再加上人為操縱因素的影響,其合理性必然大打折扣,由此定出的增發價格自然有“虛火”之嫌。
高價增發使上市公司低成本地募集了可觀資金,大股東的“身價”隨之水漲船高,但其負面作用也非常明顯:一是加劇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壓力。統計顯示,由于盈利能力跟不上資產擴張的步伐,去年增發的20家公司中,凈資產收益率較前年同比下降一半以上的就達7家;二是增發資金大量閑置。不少增發公司募集的巨額資金要么躺在賬上,要么用于委托理財,寶貴的資金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高價高市盈率增發助長了二級市場市盈率的水分,增加了股市的風險。過高的增發價格減少了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興趣,投資股票的盈利基本上是資本溢價收益,因此過高的增發價格勢必降低了投資者對增發股票的熱情。中國股票市場盈利模式決定了身處這個市場的投資者不會接受高價格的股票。
那么,考慮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增發的價格該怎么定?業內人士給出如下建議。
一是借鑒目前新股首發市盈率不高于20倍的做法。上市公司熱衷于增發,與上市公司自身法人治理結構和股權結構不合理有關,上市公司高管層對公司短期利益的重視遠甚于公司的長遠發展的關心。再說大股東在增發中不用掏腰包卻可坐享身價的升值,由其操縱的上市公司自然對高價增發歡迎有加,而中小股東在對高價增發議案的表決中說不上話,只能用“腳”投票。所以,將增發市盈率限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而不是隨行就市,在我國證券市場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二是老股東享有對增發股份的優先配售權。據介紹,境外證券市場新股發行通常都賦予老股東優先配售權,保證老股東能認購到增發的股份,這樣可以把股份權益的攤薄對老股東的影響降到最低。北亞集團去年底實施的的增發之所以受到市場的歡迎,一個重要因素是向社會老股東的配售比例高,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社會公眾股東可按10:7.17的比例獲得優先配售;另一因素是增發價格較低,北亞集團當時發行的申購價格區間的下限為5.6元,上限為6元,這一價位較之于當時11元多的股價打了相當大的折扣。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