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開始對對“紅五月”有所期待。新股發行按市值配售、證券交易傭金浮動制等一系列利好頗讓投資者興奮,當然其間也夾雜著些許焦躁和不安。年報的披露即將結束,百余家上市公司虧損,多家贏利下降,在目前極為磨性的市道下,人們正密切關注著主力機構的一舉一動。
市場信心依然脆弱
政策在與市場較量?
看似進退兩難的市場其實更脆弱一些,盡管監管層暖風勁吹,“政策市”特征彰顯無疑,但市場并不領情,一俟有風吹草動便引得股指急挫。
以下數據耐人尋味。一季度,證券公司、投資基金從銀行間市場融入的資金明顯減少,證券公司融入資金總額較上季度下降了33.27%;基金融入資金總額則較上季度下降了81%。顯然,本輪行情展開之初,券商、基金的資金需求量大幅下降,他們還只是看客。與此同時,證券公司、基金的融出資金則大幅上升,現券買賣交易量也有較大的增長。這實際上進一步說明:券商、基金投資股票二級市場的熱情有所降低。它們更多的是把資金用于新股申購上,從而造成資金充裕,頭寸調劑需求下降。
“大盤上也難,下也難,其猶豫走勢正體現了政策面的鼓勵做多和市場面的調整不到位之間的多空對峙。”國泰證券的資深分析師劉勘認為,誰能勝出將取決于管理層政策組合拳的力度,市場已經認同了政策面的做多,因此拋壓較輕,沒有人肯在這個時候把籌碼給別人,但大家同樣清楚,大盤在此點位壓力重重,貿然建倉又恐為別人抬轎,追高意愿不強。
“大盤每天以橫盤態勢展開行情,反應了投資者信心的極度脆弱。”北京首證的董旭海認為,從基金持倉的情況可以看出,同時公布業績時,績差股上漲,業績優秀的反而遭到拋售,一般投資者自然無所適從。
采訪中,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主力機構正抓緊在4月份剩下的幾天時間,刻意低調蓄勢為五.一長假之后拉升做準備。“畢竟,五月有兩大利好兌現,但在市場預期較高的情況下,券商極有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出貨,以解套牢多時的籌碼,正所謂利好兌現即利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如是說。
西北證券的陳曉笛將今年的大盤走勢總結為“春秋行情”。他認為,國有股減持的潛在巨大擴容壓力,嚴重打破了以往的供求平衡,引發了資金的撤離,使資金推動型牛市階段性結束;另一方面證券行業的打假行動,曝光了較多市場黑幕,引發了信用危機,股民信心一時難以恢復,市場中則難以看到激情。
基金在夾縫中覓食
“今年股市存在比較大的投資機會”這種看法比起最初的判斷已經樂觀不少,持這種觀點的是鵬華基金和國泰基金,但人們懷疑這種樂觀的判斷背后有商業意圖,這兩家公司目前正推出開放式基金,目前的低迷市道正使得基金的募集發行舉步維艱。
在對基金經理的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結構調整”,這幾乎成為一個口頭禪。“對于市場走勢來說,結構調整也就意味著股指漲跌不會大起大落。”華夏成長開放式基金經理王亞偉稱,隨著寶鋼、中國石化、招商銀行以及其他超級大盤股的陸續上市?指數的波動將會越來越小。這些個股權重大?且價格波幅小?因此即使其他板塊有“翻江倒海”的表現?大盤表現也將是波幅有限。
相比而言,華安基金頗為謹慎,其投資部總監王國衛認為:“市場發動大級別行情應該有兩個條件,其一是上市公司盈利持續增加,而且增幅明顯;其二是資金進入市場環境改善。目前看來,這兩個條件都不太充分。在這樣的前提下,單一的概念炒作只能成為流星。隨著市場理念的變化,股價的結構性調整將貫穿全年,在結構性調整過程中將會出現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在市場調整時期投資者在選股時應該多做長期安全的考慮。”
看基金的操作比聽基金經理們侃侃而談應該更有說服力,“短平快”的操作投資理念正在成為主流,運作頻率加快,但卻顯得波瀾不驚。基金經理們“零敲碎打”打起游擊戰,力圖積小勝為大勝,在夾縫中拓展著生存空間。
券商調高利潤
預期意欲何為?
盡管對后市普遍看低,但也有一些券商逆勢而動,招兵買馬。渤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刊登大量招聘高級研究以及投行人員,不久前,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也刊登廣告,招收證券資深研究員等人員。不僅如此,更有券商早早對今年的利潤目標做出了樂觀估計,申銀萬國總裁馮國榮在提出2002年盈利目標要比去年有較大增長,東方證券有關負責人透露,公司今年的盈利目標是凈利潤比去年翻一番以上。海通證券較為保守,但仍提出利潤與去年持平的目標。
業內人士分析,券商的主要利潤的60%至70%左右來自于經紀業務,因此中國券商的“收成”與股票市場的“年景”息息相關。去年下半年行情的持續下跌,使券商各項主營業務受損,不少券商采取了“裁員、減薪”的應對策略。而此時,有券商敢于增資擴股、敢于招兵買馬、敢于調高利潤目標,難道真的表明他們看好后市?“但這并不意味著市道會向好,這樣做的象征意義也許更要大一些,畢竟現在最需要的是市場參與各方的信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場分析人士評價說。
留給券商實現利潤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QDII與CDR的提及率已經越來越高,國有股減持暫停但絕不會拖延太久,大批量的新股正整裝待發,關鍵在于,上市公司的質量依然令人心驚,誰會相信,去年還黑幕重重的證券市場一夜之間已經造好?記者注意到?盡管管理層一再強調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但中小投資者利益一旦受到侵害?索賠依然困難重重。
“沒有比五月更好的時間了”一位資深市場人士預測到,“趕在大批航母級公司上市以前,也趕在做空勢力尚未恢復元氣之際,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太多。”
《金周刊》實習記者 鄒光祥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