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已有10余家公司實現了從年報虧損到季報盈利,另有部分去年盈利的公司季報出現虧損季報“變臉”咋這么快?
本報記者 劉興祥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深康佳的股東們就經歷了從大悲到大喜的歷程:盡管4月11日
才公布公司2001年巨虧約7個億,但昨日的季報就顯示,公司在首季成功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兩個報表公布前后不到半個月,業績就發生如此迅速的“變臉”,的確出人意料。科龍電器今日同時發布年報季報,公司2001年虧損15.55億元,股票將被特別處理,但首季已出現盈利。隨著上市公司開始全面公布季報,在如此短時間內業績就“變臉”,這已成為年報季報同行期間的一大特色。初步統計,目前已有10余家公司實現了從年報虧損到季報盈利。而另一方面,還有部分去年盈利的公司季報出現虧損。
在不少上市公司日前先后發布了巨虧的年報業績之后,不少專業人士就認為,部分上市公司將相當數量的潛在虧損一次性做實,盡管目前賬面上比較難看,卻為將來實現盈利造就了良好基礎。深圳另一家本地上市公司,在2001年報里將未納入合并范圍的公司內部往來計提壞帳準備及長期投資減為零,大幅增加了當期費用,結果每股虧損近1元。這樣,該公司今年可以輕裝上陣了。加上去年年底進行了資產重組,公司基本面已經有較大的改變,盈利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從而在今年首季報告中實現了開門紅。因此,如此“變臉”清楚表明,這類虧損公司的利潤調節跡象比較明顯。
與上述扭虧為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則是盈利年報也在“變臉”:由于各種原因,在第一季報經營中出現了虧損。顯然,對于這類“變臉”,投資者一般會唯恐避之不及。公開資料顯示,西北化工、錦州石化、深大通、旭飛實業、川投長鋼等多家公司在第一季度“出師不利”。然而,由于季報的特殊性,對于這些公司“變臉”的原因,投資者還需仔細掂量,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首先,由于一些行業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利潤實現在全年并不均衡,在恰逢銷售淡季的情況下,一季度業績的業績自然難以令人理想。如一些處于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其銷售收入一般在年底才實現并確認,一季度業績自然難以有充分體現全年水平。又如從事水泥生產的天山股份,由于受新疆區域氣候影響,冬季無法施工,水泥行業的銷售較為清淡,收入自然較大幅度的減少,從而造成了其2002年第一季度季報出現了一定的虧損。顯然,這些季節性因素對全年的影響就會較小。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所屬行業的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下滑,直接導致虧損。引人注意的是,這些公司在2001年一季度凈利潤均為正值,這說明,行業出現較大異動對季度業績影響較大。川投長鋼的主打產品鋼材綜合平均售價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1元/噸,這使得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了4.27%。另一個比較典型的是錦州石化,在2002年一季度,受國際市場原油及成品油價格影響,90#無鉛汽油一季度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每噸下降了591.38元,柴油一季度平均價格同比每噸下降674.60元,其他煉油及化工產品價格相應低于去年同期。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在季報里出現虧損也就不奇怪了。
專業人士認為,在眾多上市公司的季報不需審計的情況下,不少公司的季報業績較年報快速“變臉”,確實需要特別留心。雖然一季度的具體盈虧情況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通過對于這些業績異動的公司,投資者更能有效地把握住公司整體經營、行業環境等情況,從而對公司發展做到心里有數。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