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如果要評選2001年度出現頻率最高的流行語,"誠信"無疑是最為熱門的候選之一。在2001年的證券市場上,銀廣夏、麥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造假公司的曝光,扯出了相關的中天勤、華鵬、華倫等會計師事務所,同時也引發社會各界對誠信問題的極大關注。一時間,作為"經濟警察"的會計師事務所似乎成為眾矢之的。2002年3月,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文批復
,同意中注協對中天勤、深圳華鵬、沈陽華倫等會計師事務所不予通過年檢的意見,并收回其證券許可證。他們的落馬,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震動。
根據中注協的意見,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因嚴重執業質量問題,吊銷執業資格的行政處罰正在辦理(注:執業資格已被正式吊銷),不予通過年檢并收回其許可證。華倫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中未遵守準則、規則,并且該所具有證券許可證注冊會計師不足規定人數,不予通過年檢并收回其許可證。深圳華鵬會計師事務所,涉嫌"麥科特"欺詐舞弊案件,正在接受司法機關調查,不予通過年檢并收回其許可證。
以上三家會計師事務所,在業界都有一定的"名氣"。中天勤在鼎盛時期業務量全國第一,審計的上市公司有60多家。華倫也曾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華鵬在發展高峰時候有會計師接近200人,2000年的業務量排在全國前十名。他們的落馬,折射出中國CPA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值得深思。為此,本報從今天起推出一組記者的調查文章,從多角度為您勾畫出中國注會業的現狀及未來。
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至今,發生過一系列績優神話破滅的故事。從瓊民源、紅光到銀廣夏,投資者的信心備受摧殘。也許正應了那句"一顆老鼠屎攪了一鍋粥"的俗話,隨之而來的就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素質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中國CPA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朱總理曾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寫了"不做假賬"的校訓,盡管這四個字只是CPA最起碼的操守底線,但有時卻顯得分量很重。
記者日前在采訪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時,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們對造假的痛恨。當記者向人們打聽中天勤、華鵬、華倫等會計師事務所時,人們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記者,似乎記者也是個想造假的客戶。
在采訪中,的確有人告訴記者,現在沒有哪幾家會計師事務所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沒有出具虛假報告,言下之意是,會計師事務所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區分,甚至有人說,"只要不被抓的就是好老鼠"?梢哉f,做假已經成為中國CPA的大毒瘤,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那么,不做假賬真的那么難嗎?或者說,究竟是什么力量驅使著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做假呢?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麥科特事件。
在麥科特欺詐上市一案中,有關的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都深卷其中。麥科特通過偽造進出口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虛構固定資產9074萬港元;采用偽造材料和產品的購銷合同、虛開進出口發票、偽造海關印章等手段,虛構收入30118萬港元,虛構成本20798萬港元,虛構利潤9320萬港元。
就是這么一家"虛構"的公司,竟然順利出爐了。應該指出的是,如果沒有有關券商、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的"配合",麥科特是不可能招股上市的。在這條"造假流水線"上,中介機構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那么,會計師事務所是受了蒙蔽嗎?顯然不是。據媒體報道,華鵬會計師事務所的所長呂潤波出席了多次麥科特上市的中介協調會,對于麥科特的造假歷程應該心知肚明。為什么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更令人深思的是,麥科特何以神通如此廣大?當地有關職能部門在此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麥科特發行股票圈了5億多元,發行費用總額1760萬元。1760萬元與5億多相比,只能算是毛毛雨。造假成本與造假收益之間的巨大反差,正是我國證券市場造假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生動的注腳是,幾家中介機構就是為了這1760萬元折了腰,分攤到每家中介機構手里,也就區區幾百萬的數額了。
幾百萬就能把自己給賣了,真是悲哀。
知情不報還參與造假,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利益的誘惑。當然,情況也不盡如此。有位會計師這樣告訴記者,在實際工作中,一般的會計師都有自己的職業良知,主觀上誰也不會心甘情愿做假賬,問題是現在有哪個企業不要求會計做假賬呢?企業會計做假的動機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經濟增長指標的壓力,這往往是上級主管部門定的。另一種就是企業本身的利益驅動,比如企業向銀行貸款時,要夸大資產和凈資產的數字,掩飾不良資產;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時,要隱瞞縮小利潤額;在向主管部門上報經營業績時,卻要向實際數字里"注水"。
下面的一些數字可能怵目驚心,但卻是實情。2001年,有關部門共抽查了16家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32份審計報告,并對21份審計報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審計調查,檢查發現有14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23份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造成財務會計信息虛假71.43億元,涉及41名注冊會計師。
這或許只是冰山的一角。
(記者:許少業)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