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自3月18日深滬證交所稱即將恢復新股向二級市場配售以來,這一舉措就一直作為二級市場中的大利好被股民憧憬著。不過,從近日市場內外對它的討論來看,這一利好是否會打折扣仍有變數,關鍵問題有兩點:一是向二級市場配售的比例如何定;二是該不該向非流通股股東配售。
回顧2000年新股發行時的情況,當時是拿出新股發行額度的50%向二級市場配售,然后以持股市值一萬元為一個單位抽簽申購。由于當時新股配售均安排在非交易時間,加之中簽率很低,使得不少散戶投資者錯過申購時間或干脆放棄申購。比照當時的情況,市場普遍預計,本次恢復新股市值配售時,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的比例至少不會低于新股發行額的50%,不過,由于目前流通市值和投資者數量均比兩年前大,預計中簽率也會很低,可能影響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為此,不少人建議應拿出更大比例的新股向二級市場配售,比如80%甚至100%;也有市場人士建議不妨安排幾只新股同時發行;另有人建議應降低中簽后申購新股的數量,如由目前每個中簽號可申購1000股改為可申購100股,也將起到增大覆蓋面、提高中簽率的作用。當然,降低每個中簽號碼申購新股的股數可能導致股權過于分散,與公司法中規定的持有1000股以上的股東不得少于1000人可能有矛盾,不過不會有實質性矛盾,因為獲配100股者待股票上市后就會拋售,上市公司股權會很快集中。綜合來看,市場調查顯示二級市場對新股配售仍充滿期待,投資者紛紛呼吁盡快出臺,如先行安排不低于50%的比例向二級市場配售,同時改為每個中簽號碼可申購500股等,應可獲得廣泛認同。
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始料不及的是近日出現向非流通股股東配售新股的聲音,有市場人士稱,周四深滬股市的調整就與此不無關系。在證券投資基金僅交保證金就可大比例申購新股的特權剛剛被取消之后,市場正在對戰略投資者網下可以獲配新股議論紛紛,這時非流通股要求配售新股以分一杯羹,不啻于在股市中丟下一顆重磅炸彈。談到這一問題,多數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的第一反應是認為絕對不可能,其理由是:新股按市值配售,原因之一就是借此驅趕一級市場中的巨額申購資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二級市場持股者的損失,若向國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股東配售,是鼓勵流通股持有者還是非流通股持有者?也有市場人士指出,廣受非議的新股向法人和戰略投資者配售,對廣大其它參與者而言本來就不公平,而非流通股股東想進來分食這塊蛋糕,就是受戰略投資者可以輕松獲利的影響,一旦實行,將是對流通股持有者更大的不公平,在目前乍暖還寒的市場背景下,對投資者信心、對大盤走勢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不僅如此,非流通股股東大多控股上市公司,本應在上市公司經營與制度建設方面發揮積極影響,使上市公司的業績持續提高,若利用其影響力與股民爭利,實在是眼光短淺,得不償失。
10多年來,中國股市一直被稱作政策市,加入WTO之后,面對市場開放和CDR、QDII等可能出現的新品種,培育市場信心、保持市場穩定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因此,對于新股配售等利好也應有合適的安排,既要保持相關政策的穩定性,也不能向誰都派發利好。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