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民 徐冬
近日,從各種渠道得來的消息看,恢復新股發行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似乎已水到渠成。有關方面負責人預計,如果滬深交易系統調試順利,將在5月初完成技術準備。有專家預計,如果新股發行按市值配售,將有2000億的增量資金進入二級市場,正好符合了人行行長戴相龍希望更多儲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愿望。更有人認為,恢復向二級市場配售對目前疲
弱的股市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畢竟從去年6月份股市下調以來,新股發行的速度明顯放慢,嚴重影響了股市為國企服務功能的發揮。
由于具體的配售比例尚未公布,因此,對于實行新股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后到底有多少增量資金入市,目前很難判斷。但是不管我們的股市受政策影響多深,相信在投資者入市與否以及到底要投入多少資金方面,市場內在的運行規律還是主導因素。因此,對于該項政策的效力,我們可以簡單地為它算一筆賬。
假設今年的新股發行力度與去年相同,全年共64家合計發行773982萬股。如果還像2000年一樣,每1萬元的市值給一個配號可以購買1000股的新股,且新股發行以50%的比例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的話,按2002年滬深股市總流通市值12873.25億元來算,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全年的中簽率將為3.01%=(773982/1000/2)/(12873.25×10000/10000)。按2001年平均發行價9.23625元和上市當天平均漲幅240.958%來計算,2002年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每1萬元可獲得的額外利潤(除了正常的二級市場收益以外)為9.23625×(240.95%-1)×1000×3.01%=391.85元,全年的收益率為3.92%。而從去年的統計數字來看,一級市場平均每次的有效申購資金為2283.24億元,按這個水平測算,今年投資者直接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可獲得的收益率則為3.92%×(12873.25/2283.24×9236.25/10000)=5.07×3.92%=19.87%。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恢復新股發行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以后,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每年可獲得的額外收益是3.92%,這對于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確實是利好消息。然而,就此認為該項政策可以吸引多少一級市場資金入市,又能吸引多少億的銀行存款卻也有失偏頗。
首先,這3.92%的額外收益是否能彌補二級市場的巨大風險從而吸引部分的申購資金進入二級市場恐怕值得懷疑,要知道長期滯留在一級市場的資金大部分是不愿意承擔二級市場風險的。最重要的是,這項政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為了減少一、二級市場的收益率差異?還是要吸引部分的銀行資金入市?如果是后者,那么,去年下半年費了好大的勁才取得的一些成就豈不都成了無用功?再說,老百姓在銀行有8萬億左右的存款,但是平均在全國13億人民的身上也不過人均6000元左右,在目前對就業前景、醫療保障、子女就學、養老等方面的預期還不十分確定的情況下,希望有大量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是根本不現實的,從幾次降息以后我國居民的儲蓄率不降反升就可充分說明這一點。
最后,如果恢復配售是為了吸引銀行資金,減輕銀行的支付壓力,那么是否意味著股市又要為銀行改革服務了呢?
如果非常幸運,恢復向二級市場配售是為了減少一、二級市場的收益差異,提高二級市場的可投資性,促進股市健康發展的話,對投資者來講至少有一個信心上的激勵。但需要指出的是,造成股市一、二級市場收益率差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新股發行方式,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諸如股市規模過小、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短期行為嚴重、機構投資者行為不規范和監管不力等。
假如對這些體制性的因素不加以改善,那么,任何其他的辦法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臨時措施,對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無甚裨益。另外,向二級市場配售在2000年時曾實行過一段時間,后因種種原因停止。至今,令投資者困擾的是,如果配售措施是正確、合理的,又是什么原因半途而廢了?而如果配售措施并不科學、合理,并不符合市場化原則,那么,為什么現在又要重新實施?難道是為了刺激二級市場?如果這樣,以暴跌換來的降低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豈不又要節節攀升?因此,對一項政策的出臺一定要從其根本目的出發來分析多方面的影響,切忌給人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更不能飲鳩止渴。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