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海濤
上市公司2001年年報披露工作已近尾聲,然而發布預虧公告的公司仍不斷“涌現”,僅進入4月份的短短幾天內就有17家。截至今天,共有44家公司推遲發布預虧公告,而此時距業績預報截止日已快到30個工作日,相信預虧公告流仍不會就此打住。這些公司為什么推遲公告呢?是否有什么貓兒膩呢?
行業環境不可預測?
海信電器(600060)公告稱,由于受彩電行業競爭激烈的影響,海信電器主導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而同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要遠比整機價格下降幅度小得多,導致2001年度經營利潤大幅度下滑。深科技A(000021)公告也稱,鑒于IT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經公司對財務數據進一步審核和測算,預計2001年度公司業績將出現虧損。
從公告中我們不難看出,預虧公司中很多提出了市場和所處行業整體環境不好是重要原因,包括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實際上,除了家電、石化等確實是行業因素顯著外,很多行業是存在嚴重業績分化的。如中國石化(600028)的預虧原因是:由于受世界經濟增長減緩的影響,特別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成品油價格不斷下跌,化工產品周期變化遲滯、產品價格仍處于低谷。
退一步講,就算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果真屬于行業環境原因,那么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存在任何不可預測性,何以會在30個工作日內公司都沒有感覺,而致推遲發布預虧公告呢?
拿新會計準則說事?
錦化氯堿(000818)、上海港機(600732)、鼎天科技(600139)等公司在公告里眾口一詞:因會計政策變更,或由于執行新會計準則等原因,經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01年度的初步審計,預計公司2001年度將有一定數額的虧損。
事實上,早在2001年初,財政部就發布了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等8項準則的通知,有關減值準備從原來的4項增加到了8項,并要求上市公司從2001年1月1日起執行。這些會計政策的頒布,大大早于滬深交易所關于要求有關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警預虧公告通知的時間。按理說,公司應該早就心中有數了,把虧損原因歸咎為執行新會計政策本來倒也無可厚非,然而把新會計政策認定是企業意料之外的突發因素,就讓人不得不想到:拿新會計準則僅僅就為了給預虧預警說事兒。
貓膩重重何時休
金馬股份(000980)在業績預報截止日10天后發布業績預警公告稱,經核查,下屬黃山儀表廠2001年度在成本結轉與對壞賬損失的認定上,不符合《企業會計制度》及公司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導致該廠2001年度原報告的利潤不實,實際確認的利潤數額低于該廠的上報利潤,造成公司2001年度經營業績較2000年度下降50%以上。細心一點的投資者不難看出,公司下屬企業有虛構利潤之嫌。公司財務部對該廠有關財務狀況的審核也不夠及時、嚴謹,從而使公司對2001年度經營業績的判斷有誤,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發布預警公告。
有業內人士指出,可能有公司考慮到如果追溯調整,就可能面臨連續虧損的問題,因此,它們可能就在今年將虧損一把攬下來;也有一些公司可能出于使未來經營或重組業績增長更顯眼的策略,干脆也今年一把承擔。這樣做起來可能真的會耽誤一些時間,因而會推遲公告。
而針對眾多由預警轉預虧的公司,有人一針見血指出:之所以沒有直接預虧,恐怕還是想將實際虧損盡可能體現為報表盈利,但最終懾于監管加強,只好放棄這種努力。
按理說,交易所既然有了明確的規定,上市公司就應該認真執行,但總有那么一些公司,以各種“充分的理由”遲到。相信及時、真實、詳細的披露,才是投資者對今后公告內容的期望。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