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支持和發展資本市場,美國的做法是,創造有力的監管環境、極大地豐富投資品種,以及實施對利率的調控
本報記者 王令
最近,央行行長戴相龍多次表示,希望8萬億儲蓄更多地流向資本市場,支持機構和個
人購買上市公司股票。如何引導銀行儲蓄進入資本市場成為當前各方關注的焦點。那么,在資本市場較為成熟的美國,其在支持和發展資本市場過程中的政策路徑有何借鑒呢?記者日前通過越洋電話采訪了對中美資本市場頗有研究的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
陳志武指出,美國政府一向極少直接人為地干預資本市場,而是通過創造有力的監管環境、極大地豐富投資品種,以及實施對利率的調控,讓市場自身發揮應有的作用。
美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了經濟大蕭條,當時股市從顛峰墜入了谷底。30年代,為了重整金融秩序,美國出臺了格拉斯法案,不僅對銀行、證券、保險實施分業經營,還奠定了此后對市場嚴厲監管的主基調。幾十年來,美國證監會從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強市場的一線監管等方面出臺了不少措施,并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為投資者創造一個安全的投資環境,增強了投資者入市的信心。
與此同時,美國證監會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推出豐富的投資產品,使各類投資者隨時可以找到風險和收益與其喜好相匹配的投資產品,一定程度上對銀行儲蓄起到分流的作用。美國的投資產品涵蓋股票、基金、債券等,上市公司多達1萬家,衍生工具品種繁多。基金類除了1.5萬家開放式基金外,還有林林總總的對沖基金,以及近年來流行的以房地產為基礎發起的信托基金(類似封閉式基金,投資于商業用房)。投資品種的多元化得助于美國當局的態度:“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有必要發展”。
正是在這種監管得當、規范運作的市場環境下,投資產品的價格完全由市場正常運作自發確定,市場形成的價格更能反映其應有的價值。因此央行通過利率的手段發出的信號得以在沒有失真的渠道上傳遞到市場的各個層面,正是這種有效的傳導機制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能真正地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陳志武特別談到,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發生前,華爾街盛行股票質押貸款,通過資金的杠桿效應放大了市場的風險,把股票價格非理性地推高。應該說,無監管的股票質押貸款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當時美國股市的崩潰。中國應該以此為鑒。目前不少人把股票價格看成是一個獨立抽象的概念,完全背離股票的內在價值來談股指的高低,如果試圖通過人為的政策來調控股市的漲跌,如在目前市場尚未規范的情況下推出個人股票質押貸款,理性的投資者不會因此加大入市的投資份額,吸引的只是想增加賭注的投機者,這樣很有可能會釀成新的危機,政府就更加不得不干預市場了。這種惡性循環將會使股市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運作,人為干預的色彩會更濃。
針對記帳式國債將實行銀行柜臺交易,允許個人和企業參與投資,陳志武認為,這是豐富投資品種的重要一步。事實上,中國債券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以美國為例,市場上除了常見的公司債、聯邦政府債券和地方政府債券外,還有房屋貸款抵押債券、公司資產證券化債券、公司設備質押債券、地方政府項目債券等品種,僅債券市場就可以滿足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從杠桿比率很高、風險很大的債券到風險幾乎為零的債券,一應俱全。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