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擴容”金額不低于140億元,可謂近期罕見。前段時間,央行行長戴相龍表示,“希望8萬億儲蓄更多地投向資本市場”,“資本市場11年來已籌資7700億,還應更多一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到:要提高直接融資資金的比重;國有股減持被方方面面自覺回避,“現在不是減持最有利的時機”,客觀上為快速擴容讓出了一條通道;現任證監會主席認為,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將“令世界矚目”,前任證監會主席認為,未來五到十年,證券市場有可能擁有多達5000家甚至上萬家的上市公司……
銀行方面,捷足先登的招商銀行已發行15億A股,福建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都在為上市作準備,四大商業銀行也躍躍欲試,連已上市的浦發銀行也有意再融資40億;石化方面,中石化已募資118億元創下中國股市單只股票募資之最,中石油在國內上市一事也正在研究之中,估計其籌資規模不會比中石化遜色……快速擴容已是大勢所趨。
第一,快速擴容可能帶來非流通股的快速膨脹。存量的3400億非流通股已對股市有所壓力,如果非流通股再來一個“超常規”增長,證券市場的包袱可能越背越重。以保守的推測,假如中國證券市場五到十年內有不會少于5000家上市公司,是現有規模的四倍,伴生的非流通股應在1萬億股以上,這樣一個恐龍級的龐然大物是留下它還是解決它?
第二,快速擴容勢將可能使“籌資功能”的后繼力量面臨考驗。幾萬億元儲蓄絕大部分是居民的錢,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的可能性不大;“新股市值配售”肯定會促使部分原一級市場資金為獲得配售新股的權益而進入二級市場,但一級市場的資金大多是追求無風險收益的資金,大規模進入二級市場的可能性也很小;“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正面臨著尷尬,開放式基金的先熱后冷和基金科瑞發行的現狀已經說明了這點……
第三,快速擴容可能帶來市場的波動。一是階段性的籌碼供大于求會帶來波動,二是增量資金的供不應求會帶來波動,三是上市公司只重籌資、不重業績與回報會帶來波動,四是“海龜”在國際市場上被“低估”的價值要在A股市場“補”回來會帶來波動(這有中石化為前科)。
如何處理好快速擴容帶來的“副產品”,如何在快速擴容中減少這些“副產品”的“副作用”。目前看來,不外乎兩條:一是控制擴容節奏,使新股發行速度控制在市場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二是利用種種政策舉措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使快速擴容得以有效進行。有人認為:大擴容是今年行情的大救星,其理由是擴容難度越大、任務越重,證券市場穩定的價值就越大,關鍵性改革實施推遲的時間就會越長,相應為市場贏得的空間就會越大。
如此,在快速擴容中推出種種利好支持股市則在情理之中,如養老基金入市,減持和全流通無限期“順延”,降稅、降息都還有空間等等。中短期來說,利好到底能帶來多少增量資金無疑是判斷未來行情走向的試金石;而長遠一點看,股民都希望利好能支撐有力、中國股市又有多利好的“彈藥”。(北京晨報)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