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最近一個時期,央行領導多次談到把銀行存款吸引到股市,市場將此消息視為利多,以致于有的證券分析師已經在計算著假如8萬億元銀行存款的百分之多少進入股市,大盤可以漲到多少高一類的“天方夜譚”,并號召還沒有從銀行把存款搬往股市的人,應當“宜早不宜遲”。
憑什么吸引存款進入股市呢?難道就憑絕大多數人輸錢的效應?同樣最近有人進行過 抽樣調查,第一代股民,假如沒有購買認購證而一直在二級市場中博弈的,12年股票炒下來,若算上12年的銀行利息或購買國債可預期的收益,99%的人資金是縮水的,盡管只有1%的“股仙”被媒體渲染成“長線投資的典范”、“炒股票大起來的人”,但因為比例過低,不具備代表性。
與此同時,也有人作過類似的計算,假如從1992年開始不斷地購買國債,老券到期就轉為新券,10年下來,當初的資金起碼翻了一倍,假如確是這樣去進行債券投資的話,用不著操心勞神,倒是百分之百能實現這個收益的。然而,2002年的物價總水平并未高于1992年一倍,由此可見,假如各有100個人同時從1992年分別炒股票與買國債,買國債的100人笑到了最后。
回過頭來看眼下的股市,就拿B股來說,去年6月1日B股對境內投資者開放,當時的理由,同樣也是“讓持有外幣的境內居民多一個投資渠道”,但結果又怎么呢?那些因為有了這個渠道而進來的人,一年下來,縮水一半,而“頑固不化”者繼續在銀行按兵不動,盡管利率在一年內下降了7次,總不會輸到肉里吧?能怪去年6月入市有因投機而咎由自取?
銀行的存款太多不假,利率不高也是事實,但就是有很多老百姓都不太愿意進入股市,這里面恐怕并不都是他們缺乏金融投資意識,或者投資渠道不暢的原因吧。設想一下,假如能夠承諾老百姓一旦進入股市,不能獲得資本利得(差價),也能獲得股利利得,至少能確保一年能獲不少于2%的收益,也許這8萬億銀行存款有一半會進入股市。而現在的情況又怎樣呢?對中小投資者來說,股市幾乎成為見誰滅誰的場所,進來以后,早晚要縮水,誰有那么多的錢來縮?
綜上所述,與其把眼光盯住老百姓的存款,不如將精力放在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與規范股市運作上面。這二條做好了,相信存在銀行的錢就會不請自到,資本總是流向有收益的地方。
《國際金融報》(2002年03月28日第四版)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