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暉
伴隨著去年底新一輪增資擴股熱潮,券商掀起了“更名熱”。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一番熱鬧景象。只是登臺的券商唱得“曲目”相似、“服色”雷同,讓我等臺下的看客如墜五里霧中,真難辯東西南北。
仔細瞧瞧不難發現,券商起名時都不但愛扎堆,還愛往“大”里靠。主要有幾大特色:一是搶著以所在大區命名。仿佛只要搶到了“東”、“南”、“西”、“北”幾個字,就成了這個區域的“NO.1”;二是喜歡與“國”、“華”、“天”等大字好沾邊。仿佛沾了這些“牛氣”的字公司名頭就響了不少,企業派頭也大了不少。咱們的基金起名時仿佛也有這么個偏好:怎么吉利怎么起,怎么大氣怎么來,還有就是喜用相同的字,仿佛兄弟排輩似的,真是看不出特點,分不清你我。這前景不由人想起一則文革笑話:三個同屋居住的下放知青,其中一位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表明自己胸懷天下的理想,遂改名為“李中國”,另一位張知青為了表明自己的理想比李知青更大,就改名為“張國際”,第三名王知青一著急,馬上更名為“王宇宙”。雖然名字是改得一個比一個大氣,但這三位知青仍然只能“身在虎頭山,放眼全世界”。——與目前券商更名對照,不由博人一粲。
在中國,起名是個大學問。名字首先要吉利、響亮,既要符合陰陽五行,還要講究結構筆劃。這種習慣也不由自主得延伸到券商、基金起名的行為中,因此我們就看到了券商“起名、更名”中的誤區:名稱一個要比一個響,招牌一個要比一個大,首先要從氣勢上壓倒別人。從起名雷同上,我們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目前券商、基金務虛之心重于務實之求,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券商、基金同質化競爭的致命缺陷已經從起名時開始向業務領域蔓延。
這么看來,只有少數證券公司從名稱就能看出一些特色、透露一些信息的。如平安證券,一看就知道與平安保險關系密切;如中信證券,一聽就能讀出強烈的歸屬印象。并不是這類起名的方式就一定好,但最少向它的客戶傳遞了一些有效信息。其實人人都明白,名稱不過是個符號。但在商業社會里,這個名稱承載了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太多責任,因此如何讓這個符號與眾不同、一見難忘,如何讓這個名稱承載更多的有效信息,這可是一件大可考究的問題。
記得一個經典的小故事:在英國倫敦的一條街上,有三個裁縫店。第一個裁縫掛的招牌是“全英國最好的裁縫”,第二個裁縫掛的招牌是“倫敦最好的裁縫”,第三個裁縫掛的是“本街最好的裁縫”,最后第三個裁縫的生意最好。這么個小故事也許對我們的券商不無啟示吧。
因此,證券公司也好,基金公司也好,無論是你起名還是更名時,記住別忘了自個的特色,哪怕土一點,哪怕小一點,可千萬別把自己混在人堆里了。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