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弼清
中國股市的泡沫到底有多少?現在不少人估計中國股市的泡沫占總市值的1/3到1/2左右。作者比較同意這種觀點,即中國股市在宣布超過6萬億市值時,它的合理市值最多在3-4萬億之間,2000年兩市上市公司凈利潤近1000億,以市值3—4萬億計算,其市值收益率為2.5%— 3.3%,介于銀行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
以滬市為例,截至2001年10月底,11年中滬市籌資總額為3600億元,而流通市值為8381億元。以3600億元在11年中的先后投入,現值8381億元,應該說泡沫不大或沒什么泡沫了。滬市總市值為26463億元,即非流通股代表的市值為19082億元。而非流通股股權的實際投入,因為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上市時其凈資產比籌資額要小,所以不會超過3600億元,其泡沫在5至6倍左右。通過對以上實際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泡沫在非流通股身上,泡沫主要源自一級市場。
誰在制造泡沫呢?有專家指出,上市公司無序介入證券市場運作已成為我國股市場泡沫的重要催化劑之一。據有關資料顯示,去年上市公司募集資金3400億元,真正投到項目上的不到10%,相當多的募股資金通過委托理財投向了股市,今年以來開展委托理財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委托理財已完成和目前仍在繼續進行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共有145家,涉及金額為181.13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委托理財金額高達12491.7萬元。委托理財收入已成為上市公司收益的重要來源之一。昔日的龍頭老大四川長虹就是靠著其7700多萬元非經常性收益力保中期不虧,這其中炒股獲利所充當的作用當然功不可沒,該公司僅從國通證券一家就獲得了3600萬元的投資收益。當然上市公司在享受委托理財的成果同時,本身也承擔著一定風險。北方股份是首家在今年中報中披露委托理財出現虧損的公司,并由此與受托方國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打起了口水戰。從近期股指急挫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損失的大頭應在中報披露之后,如何將這一窟窿填平當是不少上市公司非常頭疼的問題。既然已經找明泡沫主要在哪里,誰在制造泡沫就不言自明了。原來,一級市場上把上市公司股份分為非流通股與流通股,并因而得以單方面對流通股溢價發行的方案,就是最大的泡沫發生器。
如何擠泡沫?依筆者之見,如果不修改新股發行方案,盡管有發行市盈率不超過20倍及籌資額不超過凈資產一倍的指導意見,仍會產生大量泡沫,應恢復分紅派息的差別(對非流通股派現金對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最好的辦法是修正發行方案,不要再搞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差別了。如果都是流通股,就不會出現發起人一元一股,公眾股東幾元幾十元一股的不合理現象了,經濟泡沫才會壓縮到適當的限度之內。國內股市今年在嚴查違規資金入市、減持國有股等政策影響下,上海綜合指數從2245點一路調整,下滑了近700點,最低接近1500點。有關部門一系列“利空”政策,導致股市大跌,有市場人士警告,中國股市一旦擊穿1500點,現在的券商、基金公司、整個盤面會全面崩潰,這些證券操作機構與銀行之間的資金鏈條會馬上中斷,從而會嚴重影響到銀行資金,進而導致中國金融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新浪閃爍短信,閃亮登場,傳情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