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文
2001年度就要成為過去了,由于2001.01.02滬綜指開盤于2077.08點,比目前12月12日的1715.17點高出361.91點,年線已經收陽無望。滬深投資人“辛苦一年遭受貶值”的結局,已經基本確定。更有投資人在銀廣夏等“飛流直下三十余”的股票中,損失慘痛。2001年,是值得各方人士深思的一年,是投資人教訓慘痛的一年。回眸2001年,至少有六大經驗教 訓,值得廣大投資者吸取。
第一、市場是檢驗“股評”的唯一標準
2001年,投資人印象最深的是財政部出臺國有股減持政策時,項懷誠部長稱“市場價減持”、“發十減一”的政策,屬于“利好”。但這“利好”之下,相信這一“利好”的投資人,卻遭遇了股指從2245直下1514點的大波段快速調整。財政部長做股評失準、預測失準,說來是小事,同時卻是最多時觸發1.7萬億市值損失的大事。從投資人操作的角度說,恪守“跟著政策走”的人,犯了“只見其表、不見其里”的錯誤;違反了“市場是檢驗‘股評’唯一標準”的道理;違反了“既要看政策、又要看技術”的綜合研判思路。當股指有效跌破20、30天線轉入熊市的時候止損,其實還是來得及的。
第二、滬深股市背離,早在4月就埋下暴跌隱患
投資人對于暴跌印象最深的不外六、七、八、九這四個月,其實四月份就埋下了隱患。2001.4.17深成指就見頂5091點了,之后一直到6月中旬見頂,總是滬強深弱,滬綜指不斷在次新股的推動下創新高,而深成指不斷在老股拖累下走軟。其中的原因在于:滬市不斷有新股次新股上市,而深市沒有“新生力量”加盟;滬市的新股、次新股吸引了新資金,所以不斷走強,深市老股“徐娘已老”、魅力喪失,所以不斷走軟。滬深背離,這其實已經用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向投資人昭示:老股經過96年度以來,尤其是99.12.28的1341點以來的大漲,到了2001年4月,已經到頭。可惜,全國6000萬投資人,有幾個對此加以重視?6月之后的利空,不過是外來的推力,觸發了“兵敗如山倒”的勢頭而已。
第三、利好兌現多成空,后知后覺總吃套
2001年申奧成功、加入世貿,都在股市引起了浪花。但是,不善于趨利避害的投資人,往往將頭伸到市場的刀口上去。尤其是“7.13申奧”成功,“7.16”申奧板塊拉高出貨,許多為申奧成功燃放鞭炮的投資人、許多信奉報紙上稱申奧板塊、北京板塊還有百分之五十上升空間的投資人,卻將自己的養命錢、血汗錢投入到中體產業、北方五環等品種,之后卻是慘遭腰斬的苦命。他們沒有詳察到:中體產業等股票在申奧成功之前,已經漲幅巨大,市場主力借助申奧成功,借助全國人民的熱情,只不過上演了“金蟬脫殼”、“移花接木”的老故事而已;后知后覺的人,總是吃套。畢竟,中國這個“投機市”,重大題材的投機規律是:“大題材,必定炒;如果提前炒,利好兌現即出貨;如果事后炒,股價事前需超跌。”
第四、歷史為什么總是驚人的相似?投資人為什么兩次以上踏進同一條河?
同“投機規律”有關的另一大教訓,則是六一之后,廣大散戶為中外機構投資人買單。2月底對內開放B股市場之后,B股飆升,滬深B股最大漲幅兩倍左右,成為年內最大的獲利機會。然而,B股飆升行情,恰恰到“六一”允許散戶資金入市之日,嘎然而止。現在回頭看,三、四、五月份場內外機構投資者瘋狂拉升B股,加上市場資金的追捧,只是為了重大利好兌現時候出局而已,只是為了迎接散戶進場的利好兌現而已。這同97年香港回歸利好兌現之后的滬深大跌,這同申奧板塊利好兌現之后的大跌,何其相似。從上述例子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而投資人卻如同飛蛾撲火一樣,一次又一次成為犧牲品。
第五、“信用危機”后,才知道監管者是最可愛的人、新股是較可貴的品種
2001年度的股市“最難忘獎”,應該頒發給“銀廣廈”。由于該公司造假案“曝光”,股價“飛流直下三十余”,從2000.12.29的37.99元,最低下跌到2001.11.20的3.83元。銀廣廈的暴跌,觸動了遭受市場質疑造假的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老莊股的暴跌。市場一度呈現“遍地哀鴻究可嘆”、“市場信用蕩蕩然”的局面。市場有人質疑監管中的“洋務運動”,這是沒有道理的。相反,正是監管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是監管不夠,才積累了銀廣廈這樣的隱患,才凸現下列工作的重要,就是:用WTO規則體系和國際證券監管慣例來監管、加速有關適應入世的法規、規章的制定和修改、引進海外監管人才、等等。嚴格的監管者,其實是股民最可愛的人。“信用危機”同時也給予投資人在“選股”方面,上了深刻的一課,就是:大問題往往孕育在老莊股中;選擇老莊股投機,不如選擇沒有歷史包袱的新股次新股;前者的跌幅,遠遠大于后者;后者的潛力,遠遠大于前者。
第六、中國股市仍是政策市
從來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是在中國,股市首先是政策的晴雨表。從蛇年股市的潮漲潮落、乃至大起大落看,就是如此。尤其是6月中旬以來的下跌,以及10月下旬以來的反彈,在宏觀經濟形勢變數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政策性因素,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打開K線圖,“6.14”大跌、“6.28”大跌、“7.23”大跌,無一不同當日管理層發布國有股減持的舉措有關:其中六月十四日是推出國有股減持方案,六月二十八日是推出“增發減持”,而七月二十三日是推出“新股減持”。其后的下跌過程中,加強監管、違規資金退市等等政策性“利空”,起到了主導作用。而到了10月下旬,股指能夠大幅度反彈,同樣是由于政策的主導。首先是10月23日的暫停國有股減持,帶來股指漲停的奇觀;再次是11月16日降低印花稅,帶來延伸到目前的持續性反彈。總體看,在中國股市拼搏,首先還是要從政策市的特征出發,把握政策的動向,才能號準股市的脈搏。畢竟,股市即使大如海,在管理層調控下,不過是一只貓。而且是家貓。只是對于不熟悉股性的人,有時家貓比野貓還厲害。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新浪閃爍短信,閃亮登場,傳情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