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替代的科技板,表面上看能解除創業板出臺可能導致的風險,但并不能解決更多企業的需求
本報記者 趙冰
最近一段時間,深圳坊間廣泛流傳著一種說法:科技板將作為一種過渡形式于明年推 出。記者就此求證深圳交易所。在經歷了創業板戲劇性變化之后,深交所對有關創業板的話題越來越謹慎。針對科技板的說法,深交所相關人士表現了相當的熱情,并認為,不管是開科技板還是一步到位開創業板,深交所的前期準備工作不存在大的問題。
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會長王守仁教授對此說法持積極肯定態度。科技板作為一種過渡形式是可行的,目前國內從上到下已有一整套科技體系的認定辦法。他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能留住一些在創業板與主板、或者是香港創業板和納斯達克之間猶豫不定的好企業。目前在證監會排隊的創業板候選企業中,多數為具有良好經營業績和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并且不乏像用友一樣具備主板上市條件的企業。但由于與券商簽定了協議,并已根據創業板的要求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對于是否“改嫁”有些舉棋不定。第二,這些處于向成熟期過渡的企業,在科技板上可以獲得發展所急需的資金,可以進行必要的技術更新,加大企業的競爭力,掌握企業最好的發展時機。另外,由于科技板是掛在主板之下,在具體運作和監督上不需要兩套體系和兩套人馬,在法律上只要修改相關法規即可。
深圳經天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先生對科技板的發展前景則抱懷疑態度,他認為,若掛在主板之下,科技板容量小,不會影響到主板的運作,但會因此缺乏吸引力;若科技板容量大了,又可能會演變成與創業板面臨的同樣問題,監督能力以及現有的主板能否承受得住壓力等。更重要的一點是,科技板的提法表面看來概念較明確,社會各方對此爭議不大,但在實際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如何界定高科技企業,認證方式若摻雜了過多的人為因素,權威性和操作性將受到考驗。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各界對創業板態度已有微妙變化,券商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已經開始建議企業能轉向別的市場就轉走;原申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也紛紛開始尋找別的融資渠道,轉投主板或香港創業板。
一位風險投資公司的老總認為,雖然管理層目前擱淺創業板的理由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出臺科技板也可以部分解決目前大型民營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缺乏足夠的上市機會問題,但這只是一種短期考慮,從長遠來看,科技板并不能替代創業板,因為提法的改變本身就代表了市場的定位和目標的不同。現在如果真的出臺科技板來替代創業板,這種安排基本上沒有考慮創業企業的需要,即便是與在創業板提出之前的“高新技術板”相比,上市標準也要高很多。
接受采訪的大多數專家認為,無論目前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擱置創業板,但不應該永遠取消創業板。沒有為創業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將不利于中國經濟長遠發展。不管是創業板還是科技板都需要嘗試,只有推出來,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世界范圍內,經歷過70年代與90年代兩次創業板興辦熱潮,目前為止,只有美國NASDAQ與韓國COSDAQ等少數幾個市場做得比較成功。王守仁教授認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先培育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作為小型資本市場服務于中小融資能力后,自身也就發展起來了。由于場外交易市場的缺失,使這樣的一個創業板分娩過程在中國無法進行拷貝。它意味著,創業板的推出,將很可能不會是個自然分娩的過程,而要甘冒分流主板資金等風險,以突破性的剖腹產方式產生。
清醒看世界 評2001年十大新聞贏掌上電腦MP3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