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證券研究所 譚再剛 鄭金國
日前,中國證監會出臺退市新規定。新規定是對今年2月發布的《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的進一步修訂。根據新規定,從明年1月1日起,PT制度將不復存在,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后,股票即停止交易。證券交易所將依法決定上市公司股票的暫停、恢復或終止上市。
我國資本市場積弊不少,其中股價結構、投資者結構不合理等結構問題是弊端之一,這些弊端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滯后是重要原因之一。退市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將成為市場結構調整的一個良好契機。
首先,退市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促進股價結構的調整。根據新規定,PT制度行將終結,寬限期申請的有關程序也被取消。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其股票即暫停上市。暫停上市后的第一個半年度公司仍未扭虧,交易所將直接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這樣一來,ST公司沒有了PT這一緩沖期,重組的回旋余地也大大減少。同時,由于新的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通過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手段調節利潤的做法作出了針對性規定,因連續虧損而戴上ST帽子的上市公司在較之以前更顯緊迫的緩沖期內帳面扭虧的難度更大。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如果投資ST個股,因公司終止上市而遭受資產蒸發損失的前景更具有現實性,部分流向ST股的資金將逐步轉向其它個股,從而引發股價結構的調整。股價結構調整的同時必然將伴隨著市場投資理念的理性轉變,這一場股價結構的調整將有可能改變目前存在的部分績優股市盈率偏低、績差股市盈率居高不下以及ST個股質次價高的不正常現象,實現股價的價值回歸。
其次,退市機制的建立有利于促進投資者結構的轉變。退市機制建立完善后,將會有更多的ST公司從資本市場淘汰出局,巨大的風險示范效應將對投資者產生“投資者教育”所難以產生的震撼效果,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將更加受到重視,理性的價值型投資者將逐步成為市場投資者的主體,投資者結構的調整得以實現成為可能。同時,新的投資理念符合那些真正秉承專家理財、規范經營的機構投資者的理財原則,將使這些機構投資者有更多用武之地,不至于繼續因“眾人皆醉我獨醒”而處于尷尬境地。這也有利于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改變我國股市散戶為主的“博傻”型的投資者結構。
最后,有效退出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真正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促進上市公司結構的改善。一方面由市場決定上市公司數量,降低上市門檻,疏通入口;另一方面建立完善退出機制,疏通出口。進入和退出通道的暢通將使使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從而改善上市公司結構,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
退出機制的建立完善只是我國資本市場邁向成熟與規范發展的一個步驟,它不可能立即解決市場所有的結構問題,其效應將會在以后較長的時間逐步顯現出來。短期看來,投資者并非對所有ST股都應棄之如蔽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殼資源盡管已經貶值,但還有一定價值,資本市場的買殼重組,還是會繼續發生,有些公司的重組進程可能還會因新規定的出臺而加快。因此,少數重組前景明朗的公司還是有一定投資機會。不過投資者在介入這類公司時應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并仔細分析投資對象重組成功的可能性,畢竟小心使得萬年船。
清醒看世界 評2001年十大新聞贏掌上電腦MP3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