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又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即將結束,上市公司的年度報表將再度成為市場關心的話題。時至今日,今年上市公司業績究竟如何基本已成定局。為此,本報從今日起推出“年報前瞻”系列報道,希望能對投資者把握上市公司業績有所幫助。
再有二十多天,上市公司將準備開始編制本年度的業績“答卷”。在今年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國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究竟如何?盡管目前總體業績的好壞尚未有定
論,但以下幾大因素無疑將對今年的年報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曾經風光一時的委托理財今年將很難為年報業績創收。從下半年以來的市場走勢來看,上市公司原先與受托方約定的收益率將很難保證,由此導致不少公司靠此致富的“美夢”破滅。而從今年的中報來看,已有公司此項業務出現虧損。同樣受二級市場的影響,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今年也難“發財”。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平均財務指標是市場平均水平的2-5倍,因為券商的分紅成為這些公司業績的重要支撐。但今年各家券商自身也是“泥菩薩過江”,再給上市公司“大禮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上市公司因擔保產生的連鎖反應同樣不容忽視。下半年以來,擔保“地雷”被引爆的事接連不斷,有的上市公司因受擔保拖累,頻頻涉訟,已不堪重負,并引發了債務鏈危機;而有的則為解除巨額擔保責任而奔波。應當看到,一些上市公司不規范的擔保正成為誘發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或有負債成了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絆腳石,一旦被擔保方出現還款危機,上市公司作為“第二被告”就要替人還債,這對于一些自身經營情況已不如人意的公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大股東占用資金的問題也將影響年報業績。在上市公司的整改報告中不難發現,募集資金被大股東占用已逐漸成為普遍現象,一些大股東成為“掏空”上市公司的罪魁禍首。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稱擬解決巨額應收款的問題,部分大股東甚至還確定了還款日期。大股東能否如期還清當年的巨額欠款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巨大的資金“空洞”能否填平將關系到一些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
此外,稅收政策的變化以及行業因素也是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的直接因素。今年下半年以來,先后有一批公司公告所得稅率變動事宜,不少企業獲得了稅收優惠,這無疑對部分公司今年的業績產生了明顯的效果。而隨著宏觀經濟、市場狀況的變化以及新政策的陸續頒布,產品或成本價格,季節或環境變化等諸多要素都將對年報產生重大影響。
當然,除了上述這許多新老“把式”作為“既定因素”,將左右上市公司全年業績以外,上市公司的一些固定“節目”仍然是投資者需要重視的,如變更會計政策、變賣資產、大規模的關聯交易等,這些無疑都將對公司全年利潤做出不小的“貢獻”。
(記者 王璐 徐霄)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訂實用短信,獲贈超大VIP郵箱、個人主頁、網上相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