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
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準,增強國內投資者的信心,減少融資成本,中國證監會決定在我國近1200家上市公司與其他擬上市公司中逐步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并為此制定了《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了更好地完善這一制度,獨立董事的資格認定、統一調配和信息支持應引起高度重視。
關于獨立董事的資格及其認定問題。在我國,公司治理結構就是“三會一制”(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在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而獨立董事進入董事會既對董事會又對經理層進行獨立的、客觀的和專業的評價與監管,《指導意見》賦予其六項特別職權和六件重大事項發表獨立意見,真可謂權力不小,但責任也很重大。投資者對獨立董事加盟看作是提高公司治理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事關公司的發展聲譽,因而對獨立董事的資格問題要認真考慮。像我國證券市場從業人員的市場準入一樣,也要進行資格審查。如果資格問題解決得不好,可能與引入獨立董事的初衷相違背。我認為,除了《指導意見》所提任職資格的五項基本條件之外,還必須考慮以下三條:一是相關的專業。由于董事會的職責是對公司的重大決策和選聘經營者以及確保相對于經理層獨立和公平地對待所有股東并維護他們的權益,由于其職責具有共性,因此選擇管理學(含會計專業)、經濟學、法學較為合適,尤其應挑選與企業經營管理較為緊密的專業學科。與此同時,還要考慮知曉理論和實際操作。至于項目技術層面問題,可以留待總經理聘請該專業的技術顧問解決。二要有時間。《指導意見》規定,獨立董事必須在一家上市公司保證每
年不少于15個工作日。而有的人一年只參加一次董事會,他怎能了解情況?《指導意見》又提出,“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獨立董事的職責”。如何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不能抽象地講,應該量化。三要有敬業精神。例如高校教師當獨立董事,要把董事工作當作教學、科研一樣認真負責,應付差事,開會時人云亦云,隨聲附和,打“太極拳”——推諉,甚至討好大股東,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關于獨立董事的資格認定,歸屬中國證監會是正確的。當有的公司硬性要“搭配”不符合條件的人選時,要對獨立董事“過度包裝”時,證監會應告知該公司改正,或改任董事而不得擔任獨立董事,否則不予認定。這一條只有證監會把好關,才能迫使上市公司在提供人選時格外小心。
關于試行獨立董事的統一調配問題。《指導意見》規定“獨立董事必須具有獨立性”。在意見中列出七類人員不得擔任獨立董事。表面看來,既有商業規避的內容,也有人際關系方面的限制,似乎很全面。然而,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是,獨立董事一般是大股東或董事會或總經理聘請,中小股東由于人員分散難以推薦代表自己利益的“意中人”,即使聯合起來,因股份份額較小,在股東大會上也難以通過。而且,由于中國資本市場很復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風盛行,很容易造成本想引入“獨立”董事,結果卻引來了“非獨立”董事。要割斷大股東和當地獨立董事的特殊關系,只有通過中國證監會及其在各地的派出機構,根據所掌握的人才資源,向各上市公司推薦,特別是對那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的上市公司,應試行全國統一分配的辦法。
關于信息支持和傳遞問題。專家學者型的獨立董事,一般來說,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對自己的社會形象和社會聲譽倍加愛護的,不會為蠅頭小利而自毀名聲。能夠執行政府和證監會的政策,敢于直言不諱。但是,筆者認為,還有四個問題要考慮:首先,獨立董事獲得的相關政策信息太少,因而在監管時顯得依據不足。現在我們的信息主要來自董事會,這種信息壟斷的局面必須打破,否則獨立董事會失去監管權。為此,證監會應將已有的政策、法規、辦法、通知等文件匯編成冊,發給每位獨立董事。對于新發的文件,規定董事會秘書必須傳遞給獨立董事,否則視為違規。其次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巡檢時,上市公司巡檢的報告必須送獨立董事先行審查一遍,聽取獨立董事的意見。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使獨立董事了解所在公司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加強了獨立董事的責任,有利于防止獨立董事只掛名而不負責的現象。再次,建議證監會在制度中規定,在董事會召開前夕,必須明確董事會的文件提前多少天送到獨立董事手中,否則視為違規。不作這種規定,獨立董事無法履行職責。其四,建議成立“中國獨立董事協會”。如按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一般選擇11人的規模計算,我國上市公司應配備獨立董事人數約4500多人,
加上二板市場和擬上市公司配備的人數可能達到6500多人,如果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機構和非上市公司也跟進的話,人數可能超過8000人。這些人都是按規定條件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素質較好,專業水平高,為建成我國資本市場極其寶貴的人才庫奠定了基礎。如果成立“中國獨立董事協會”,就可以把這批寶貴的人才納入中國資本市場之中,將為這個市場在理論上、政策上作出重要貢獻。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訂實用短信,獲贈超大VIP郵箱、個人主頁、網上相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