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夏成長正式進入發行,后續開放式基金進入籌備發行階段的消息也時時見諸媒體,開放式基金的發展似乎有加速之勢。與此同時,近段時間關于股指期貨的討論也日漸高漲。那么,被不少寄予厚望的股指期貨如果真的投入運行,到底能給我們的開放式基金帶來什么呢?
與開放式基金推出不溫不火相比,近期股指期貨的鼓點敲得頗急。不少權威人士均談到
了這個熱門話題。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楊邁軍稱,在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監管機制的前提下,證監會也在推動盡早開展股指期貨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姜洋在談到產品創新時也透露,上海期交所申請股票指數期貨和石油期貨上市的報告已經上報證監會。
推出股指期貨盡管是將來的一大趨勢,但是否是現在必需的呢?對此,業內人士可謂是見仁見智。在積極向首批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努力的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會主席費友普就曾表示,對于股指期貨這樣的產品,未來肯定需要,但現在并沒有到非推出不可的程度。同時,一些學者也指出,在統一指數尚未成熟運行前,國有股流通尚未有明確解決方案前,股指期貨的準備工作應細之又細。
從分散開放式基金乃至整個市場投資風險的角度來看,多一些投資品種、投資渠道,對于開放式基金實屬好事。如果從投資渠道角度而言,由于目前的開放式基金仍基本以股票投資為重,因此,多一些其他產品的現貨投資也許是分散風險的第一步。同時,從目前的監管手段、監管技術和監管經驗來看,開拓和加大發展債券、票據市場等風險較低的品種,似乎較之股指期貨等高風險品種更為迫切。
開放式基金最大的風險并非是簡單地缺乏做空或做多機制。在理性投資理念沒有牢固樹立前,很難保證基金經理不會選擇股指期貨來追逐更高的利潤,從而放大市場風險。股指期貨盡管可以靠做空來盈利,但完全對沖風險在實際操作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衍生產品是依托在現貨基礎上的。如果其賴以生存的現貨市場尚且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的話,那么衍生產品或許只會放大市場的震蕩效應。目前,A股市場上最大的系統風險從表面看是股價偏高,而在深層次上,則是市場基石的不穩定。公司基本面的進一步改善,信息披露真實度的進一步提高才是當務之急。
當然,有了股指期貨后,開放式基金的運作難度可以有所減輕,但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如何提高基金管理公司的誠信度和投資管理上的技巧和經驗,確立并完善獨特的管理風格,這些工作目前較之引入股指期貨有著更大的現實需求。
誠如中國證監會副秘書長汪見熙所言,入世后市場對股指期貨的需求更為迫切,而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來說,宜謹慎。股指到底會對開放式基金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記者 王炯)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