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資在中國加入WTO和全世界大購并浪潮的雙重影響下,將與中國的上市公司形成一輪新的購并(重組)浪潮
加入WTO后,外資必然搶灘中國市場,直接投資將成為重要的方式之一。雖然短期內外資還不能直接介入證券二級市場,但它們可以通過購買非流通股權并購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所導致的股權價格低估讓境外投資者看到了通過收購非流通股權達到控制上
市企業的低成本性和巨大的商業價值。以往外資公司與我國上市公司的合作比較少,今后我國法律透明度和企業經營透明度將增大,有利于外資購并的制度環境會日趨完善,外資與我國上市公司合作或購并我國上市公司的案例會逐漸增多。外資借助國內的一家企業,就相當于在中國找到了一個支點,其影響不單單在于促使該企業發生巨大變化,更在于會對外資所參與的行業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我們關注外資對上市公司影響的視野應寬一些。與外資參與我國上市公司重組相對應的是,我國國內企業也會通過重組力爭做大做強。可以肯定,在外資的沖擊下,國內企業參與國內上市公司重組更將會風起云涌,一場大的借助加入WTO進行資產結構優化調整的重組序幕正在拉開。
二、上市公司是外資購并的重要載體
外資之所以選擇在中國入世前后這段時間實施其購并計劃,一是跨國公司紛紛看好入世后的中國市場。中國的大市場,無疑是跨國公司垂涎的目標;二是借國內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確立自己的產業地位。在國內眾多的企業中,上市公司一般來說在其所屬行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已成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此,尋求具有一定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的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作為合作對象,不僅可以化解與對手的競爭,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與國內企業的雙贏。
三、外資購并熱點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
由于中國加入WTO后,對于重組雙方而言并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重組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跨度,作為外資而言,從單一的、少量資金的介入到復雜的、大量資金的投入可以說明外資購并題材將對于中國證券市場產生相當長時間的影響,永無止境的題材將給中國證券市場帶來巨大的潛力和無窮的魅力。
四、外資購并中國上市公司的類型
1、國際品牌型。一些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國際跨國公司,如汽車行業的寶馬、福特、大眾、通用和通信行業的摩托羅拉、愛立信、阿爾卡特。以及一些如韓國三星、英特爾、IBM、印尼韓氏集團均加入到開發中國市場中來。這些大型國際公司本身就具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對于中國這個全世界僅剩的“處女地”,當然不會輕易放過,而從目前來看,要想在中國重新建設基地,成本過大,投資時間過長,因此,通過收購、參股中國的上市公司、通過中國上市公司的現成網絡可以達到把自己的產品迅速銷售到中國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2、行業壟斷型。從目前跨國公司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汽車和通信兩大行業中,汽車行業利潤相對較高,而且中國目前的汽車行業相對世界而言,質量和價格都無法抗衡,最為重要的是,規模效應沒有體現,導致了生產成本過高,加上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使得國際汽車行業的巨頭,紛紛瞄準了中國汽車市場這塊“肥肉”。通信行業最大的問題在于運營商的利潤過高,造成了電信行業的價格居高不下,跨國公司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進入了中國的通信生產領域,而將來必將在運營這個環節上對中國市場形成一輪新的沖擊波。
3、銷售網絡型。一些國外的大型銷售商通過參股中國的上市公司所獲得的優勢是:獲得了在本國或在世界其他地區銷售該產品的總代理權,由于中國紡織行業中部分產品的人力成本相對較低,有較大的競爭優勢,通過總代理可以使得外國銷售商獲得壟斷的銷售利潤,如日本松崗株式會社是茉織華在日本、韓國等國的總銷售代理,通過以低廉的價格來獲得巨額的利潤,這也是外資參股中國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用意。
五、外資購并是證券市場上新的重組概念
與傳統的財務性購并不同,此輪外資掀起的購并潮是著眼于企業發展戰略的產業水平的戰略性購并。一批具有知名民族品牌、規模和競爭能力較強的績優上市公司,或擁有績優上市公司的集團公司將成為跨國公司并購的對象。跨國巨頭可以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而我國上市公司原來國有企業和國有股“一統天下”的股權結構也將會被打破,以大產業、大整合為主要特征的“外資購并”將給證券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近期,外資購并概念上市公司市場表現活躍,股價抗跌性強,成交量明顯放大,且股價大多在10元左右,外資購并板塊將漸成氣候。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