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資產重組股又進入新一輪熱潮。除了部分公司因為經營壓力,實施一些“報表重組”外,目前政策面也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支持上市公司實施資產重組,這也是促發今年年底前資產重組股活躍的一個原因。
首先,日前財政部批準了青山紙業、申通地鐵的國有股轉讓。消息面刺激了該兩只股票昨日走強,也帶動了重組股板塊的活躍。
其次,在前期財政部決定取消的7項涉及企業資產與財務的行政審批事項中,包括:取消對地方股東單位持有上市公司非發起人國有法人股及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權,以及上市公司國家股權、發起人國有法人股權中,因司法凍結、質押擔保等引起的股權變動及或有變動事項的審批。該項政策變動表明,財政部對于國有股轉讓有趨向“市場化”跡象。
第三,從一些股權轉讓來看,地方國資局似有逐漸退出上市公司的傾向,這也有利于資產重組股的活躍。國資局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是中國股市的一大特色。國資局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與上市公司比較,在職能、角色、觀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偏差,雙方很難做到步調一致。因此,地方國資局退出上市公司符合我國證券市場規范發展的需要。據資料顯示,最近涉及到第一大股東易主的重組事件及追蹤報道共有十數起,其中涉及國資局出讓股份占到大股東易主數量的半數左右。
第四,外資并購股的興起,是今年歲末“資產重組股熱”出現的一個新現象。入世一方面為我國企業開辟國際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國內企業合作的可能性;入世以后,國內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在入世的壓力和推力下,國內眾多上市公司為了增強公司競爭力,選擇了主動與外資合作,比如我國汽車行業、家電行業、金融行業等的許多公司最近都公告了與外資合作的消息,在滬深股市掀起了“外資并購股”的熱潮。
但是,在歲末的“資產重組熱”中可能會泥沙俱下,即部分公司因為經營面的壓力,或者因為其他目的,玩弄“報表重組”的游戲。比如,最近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以物抵債,償還對上市公司的欠款,這其中就有這方面的因素。據統計,今年下半年已有23家公司的大股東以不同方式償還上市公司近30億元的欠款,僅10中旬以來就有7家公司擬以非現金資產抵債。對于這一點投資者一定要加以區分。
由于我國經濟面臨產業轉型與升級換代,以及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的壓力,再加上我國加入WTO的推動,在今年年底前后,資產重組股將“熱”在寒冬,“熱”在歲末。但是,對于資產重組股要區別對待,尤其是一些實施大規模資產置換的上市公司,我們要睜大眼睛,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長城證券研發中心)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