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卡邁勒手中的擊槌輕落,宣告中國加入WTO的15年漫長征程勝利結束。我們入世了!
證券業界和廣大投資者會關注這樣一個問題:入世會給我們的股市帶來什么?本文對此試作如下分析。
開放經濟環境凸現中國股市全球地位
中國正在由經濟大國轉變成經濟強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相對于經濟總量和經濟發展速度,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與大國經濟相匹配、被全球認可的證券市場。
入世后,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將更加顯現。無論開放與否,中國證券市場都將受到全球關注。人們談論全球資本市場,就不能不提中國證券市場。中國證券市場也入世了,構成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證券市場在全球地位的提升,要求政府對證券市場進行重新定位。中國證券市場脫胎于國有企業的改革,長期以來被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工具。加入WTO后,在全球注目下,中國股市的職能必須返樸歸真:對內,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最核心部分,承擔著優化配置全社會資本的職能;對外,作為中國境內外資本流動的橋頭堡,將成為吸引國際資本的一塊磁石。中國需要對證券市場進行整體包裝。讓世界看到一個穩定健康發展、高效規范運作的證券市場,是提升中國對全球資本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工具。
中國股市長期游離于全球股市變化周期之外。入世后,無論我們的證券市場開放與否,都將成為國際資本市場大家庭中的一員。已經過去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正在發生的美國經濟衰退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影響都充分表明,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已經達到相當高水平。加入WTO后,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無論是經濟還是股市,我們的一枝獨秀都是相對的,不可能也不應該游離于全球經濟周期之外,總不合群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股市受政府宏觀調控影響一向十分明顯。加入WTO后,面對開放的經濟環境,中國的宏觀調控需要進行一系列調整。中國證券市場牽制著上萬億元資金,將成為金融調控的一個重要方面。金融調控政策將直接調控證券市場是WTO后的一大變化。
在逐步開放的金融環境下完成自身的開放進程
中國加入WTO后,盡管在早期證券市場開放步伐不大,但是整個金融業開放步伐還是相當大的。在銀行、保險和證券三個主要金融行業中,銀行業開放步伐最大,保險業開放力度也不小,比較起來,證券業開放的力度最小。中國金融業的這種梯形開放模式,除了跟金融各業成熟程度不同從而受到保護力度不同外,跟金融各業所處的地位也有相當關系。銀行業和保險業的開放,起碼意味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證券市場就在這個逐步開放的金融市場下發展,這跟過去大不相同。
一些人認為,中國金融業實現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銀行業和保險業的開放不會影響證券業。這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觀點。金融業的分業原則,割斷不了金融各業之間在資金和業務上的天然聯系。金融業是一個整體。現代跨國境證券交易,只需要兩個渠道:網絡系統所提供的電子交易跑道,銀行業開放提供資金通道。有了這兩個渠道,證券市場就具備了國際互通性。我國在電信業和銀行業上開放力度都不小,這標志著跨境證券交易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當一國金融市場達到一定開放度時,證券市場是不可能完全封閉的。資金是不貼標簽的,外資流入股市的過程是不知不覺的。逐步開放的金融市場必然要造就逐步開放的證券市場。
加入WTO后,風險防范是金融業的頭等大事。在目前的股市調整中,其中一個因素是中央銀行出于防范銀行信貸資金風險,清理違規資金進入股市。這也就說明了,不僅證券市場本身要加強風險防范,防止股市泡沫,銀行系統也要加強風險防范。控制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將會變成長期性政策。金融業資金是互通共享的,金融業的風險也是交織在一起的。在防范金融風險上,金融各業無法單兵作戰,必須相互配合,也必然相互影響。
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金融混業化趨勢將交織在一起。對外開放的進程越深,金融混業化的要求就越強烈。中國證券市場將在這兩種趨勢交織的金融環境中發展。對證券業來說,這實際上是對內對外的同時開放,腹背受敵,但又都迎來發展機遇。這是中國證券業的第二次騰飛,也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
為證券市場制度建設擬就一個倒計時表
加入WTO后,證券市場的政策會怎么走?
加入WTO后,中國股市要按照國際化標準運作,要逐步對外開放,這要求我們必須完成大量的制度建設工作。制度變革會導致市場變化,特別是投資者熟知的“游戲規則”的變化。
WTO,讓證券市場制度建設有了一個倒計時的時間表。我們總不能讓中國股市帶著滿身傷痛去對外開放,也總不能讓一個機能不全的市場去應對對外開放。
自從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實施以后,我們的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在根據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需要,安排制度建設日程表。按照對外開放的標準,證券市場運行要完全市場化,為此要進行發行、上市、交易和下市等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沒有市場化就沒有國際化,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核心是規章制度接軌。過去的規章制度零亂雜駁,缺乏系統,相互不配套。從目前來看,發行領域、信息披露領域和證券經營機構監管領域的規章制度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回過頭來看,在兩年的時間內,我們在市場制度建設上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當然這當中也有許多失誤,有的政策設計不當,有的沒有掌握好出臺的市場時機,有的政策之間搭配不當,導致了市場產生不良反應,甚至不接受,但是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如此大力度的制度變革,不可能不對市場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加入WTO后,政策方向該怎么走?特別是在目前國有股減持受挫情況下,是否需要放慢制度建設的步伐?嚴竣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要保障證券市場順利對外開放,該做的事還要做。我們距離完全實現市場化改革,基本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規章制度完全跟國際接軌的開放要求,還有相當長距離,制度建設必須加緊。一句話,加入WTO后,制度建設任務將更加沉重。加強監管和推進制度建設是監管層兩大核心任務,保持穩定、加緊改革和加速發展是證券市場的三大主題。
進一步穩固證券市場的發展基石
構成股市的基石是什么?是上市企業和投資者。在前十年發展歷程中,國有企業構成了上市公司主體,一般居民構成了投資者主體。中國股市的許多特色來自于構成股市的這兩大基石。加入WTO后,中國股市的這兩大基石會否發生變化?
在中國大中型企業中,國有企業占70%以上,這種局面決定著今后幾年國有企業仍然是上市主流。加入WTO后,上市公司將形成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的大合奏,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的比重將快速上升。給所有境外企業在上市上以“國民待遇”,這可能還有段時間,給國內私營企業和注冊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以“國民待遇”,會很快到來。另外,外資企業雖然不能直接上市,但是通過購買非流通股權并購上市公司已經漸成氣候。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所導致的股權價格的低估,讓境外投資者看到了通過收購非流通股權達到控制上市企業的低成本性和巨大的商業價值,部分上市公司將逐漸變成中外合資公司。國有企業作為推動中國股市的一級火箭,已經完成了使命;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將成為二級火箭,逐步改變著上市公司的結構。
上市公司所依托的行業背景也將發生變化。過去我們對行業優劣的判斷,是局限在相對封閉經濟和國內市場環境下。加入WTO后,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全球經濟大背景下,按照全球資源配置原則來考察我們產業的發展。隨著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逐步降低,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差別將越來越小。內貿和外貿一體化。一個產業不能打入國際市場,也就很難擁有國內市場。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在于該產業的絕對比較優勢,而在于是否具備國際比較優勢。產業的國際比較優勢,取決于各國要素稟賦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要素價格。中國產業中生產能力強和技術水平高的是制造業,但是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產業往往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類。一些不起眼的產業會大放光芒。產業國際比較優勢價值的凸現,需要我們重新討論上市公司的行業價值。
加入WTO后,不可能讓我們的投資者隊伍一下子就由散戶為主變為以機構為主,但將加速這一轉化過程,并推進機構投資者素質的提高。5.19行情后的兩年發展歷程表明,光有機構投資者數量和比重的提高,沒有素質的提高,并不能改變市場運行的非理性。入世,對機構的沖擊最大。現在大部分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都明白一個道理,要與境外機構競爭,最有效的辦法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先合作甚至合資,結成同盟,既能壯大自身實力,又能從內部學到境外機構的真東西;然后再守住陣地,甚至打敗對方。這種理念對于提升境內機構的水平意義十分重大。相信,經過這一輪股市的大調整,再加上WTO的挑戰,一大批“假機構”將被淘汰出局,真正的機構投資者會快速成長起來,構成投資者的中堅。
盡管未來幾年中國股市將在一個更加多變的環境下發展,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和政治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以一個經濟強國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臺;中國對全球資本磁石般的吸引力將成為推動股市發展的主導因素。中國股市的前景是光明的。
(特約撰稿楊成長)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