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 巖
再過一個多月,新世紀的第一年就將劃上句號。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融資市場,就會發現,年中市場普遍擔心的增發浪潮并沒有出現。據全景網絡統計,今年前10個月,深滬兩市只有118家公司實施了配股增發,融資總額為477.95億元,其中只有20家通過增發融到180.5億元。而事實上,僅今年上半年,就有百余家公司推出增發方案,當時預計增發籌集的資
金總額高達800余億元。即便與去年相比,今年前10個月再融資也相形見絀——去年190家公司共融資753.49億元,“縮水”幅度接近4成。
不可否認,此前提出增發方案的上市公司中,眾多企業并不缺錢,大多抱著“不圈白不圈”的心理,大有竭澤而漁的味道。于是,市場終于發出了強烈的抗議:部分公司增發方案接連擱淺;一些公司配股也遭冷落,多家承銷商配成大股東!
然而,當再融資遭遇“棒殺”的情況下,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在這些打算增發的公司中,有很多業績一貫優良、運作規范的上市公司也受到影響,而且,有的公司以前再融資行為也非常規范。譬如粵美的,公司于1997年、1999年兩次實施配股,募集資金基本投向與公司主營業務密切相關的項目,迅速提高公司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生產能力,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后勁。再如中集集團,公司自1995年以來年年派現,而且公司上市后從沒向A股股東“伸手”,只是在1996年和1997年兩次增發了B股,且募資全部按計劃投入使用。
據了解,一些公司早在上半年就上報了再融資方案,但至今杳無音信。這些公司對此頗感茫然,并深表擔憂:在融資計劃遲遲不能實施的情況下,公司將不得不調整投資項目,眼睜睜地看著機遇從手中溜走。因此,在再融資泥沙俱下的情況下,有必要給好公司開設“綠色通道”。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管理部門在給上市公司再融資劃定“硬杠杠”時,對那些業績優良、規范運作的企業應給予傾斜。他們建議,可以借鑒目前的信譽主承銷制,對信譽等級最高的企業提供融資便利,而不必按部就班地排隊。至于評級依據,應是一個綜合水平測試,可以包括以前的募資使用情況、公司盈利能力和歷史派現情況等等。另外,還應該把上市公司的誠信程度納入考評范圍。
證券市場要想富有效率,就必須做到賞罰分明,既要對違規行為重拳出擊,也要切實為好公司提供融資“綠色通道”。唯此,才能使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得到真正發揮。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