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重組可謂是證券市場永恒的主題。但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證券市場中的資產重組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如:在市場中的300余家重組企業,績差公司重組后不出兩年業績便再度滑坡的大有人在;公司資產置換完成后,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并不時推出分配方案之際,其股價卻在除權后一路走低,業績迅速滑坡也大有人在;更為明顯的是,重組前股價不漲,而股價高企時才公布利好,從而借機出逃的現象也存在,人為操縱股價明顯等等。。。種種現象表明當前市場中所謂的資產重組中存有不少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有:
政府在企業重組中所起作用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痕跡;資產重組仍有“圈錢運動”的意味,真正以轉換經營機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目的的資產重組較少;資本市場法制建設嚴重滯后,資產重組帶有為股價操縱服務的目的。
而在近日召開的“中外資產重組理論與實務操作研討會”上,就此一系列問題有關專家建議,應在資產重組的適用法律、會計處理、政府監管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民商法專家王連洲也在會上多次建議,資產重組也應當立法。立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資產重組的條件、程序;資產重組所涉及各方利益主體的權利、義務;中介機構應承擔的責任;以及重組過程的透明性與公正性。從而可以看出,資產重組將有法可依,而一些以資產重組為生的上市公司或二級市場操縱的主力可能日子不太好過了。
結合到市場中,從8月份開始,帶濃厚的“重組”色彩的“T”板塊就出現一波力度較大的下跌,其中不少個股股價已接近1999年年底的1300多點的低點,這些個股的表現可能與前期一些市場“三年虧損直接退市”的傳聞有關,結合這次討論會的精神來看,這類傳聞也有其道理,至少我們可以意識到今后想憑借重組來改變命運的上市公司可能難度將越來越大了,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第三只退市股“PT中浩”的出現,可能也是這方面的一個先兆。
從今年自6月份開始的大跌行情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首先是以一些上市公司的查處引發,而內在的原動力恐怕還是二級市場的股價操縱。而較為明顯的是,絕大部分的個股操縱都與資產重組有莫大的聯系,股價的操縱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如近幾日跳水的“數碼測繪”也是一只重組股,當股價達到一定高度或是主力的預期高度時,自然會出現借機逃貨的大跌走勢來。
而這次大跌的行情有一些業內人士所說的資金出現斷層的現象,但從目前一級市場的認購資金的情況來看,市場的資金仍較為充足,只不過沒有流向二級市場中來,因此對于這種推論還要作進一步的研究:為什么不向二級市場流動呢?不少個股經過資產重組后業績大增,且市盈率相當低?我想就是對于這種重組的方式和效果不認可的最好體現。而從6月份開始的大跌與其說市場的操作思路發生了變化,還不如說大多數的個股正走向新一輪股價定位的過程。其中“資產重組”概念的個股有可能將受拋棄。
因此,作為投資者來說,現階段就有必要重新對于自已的投資戰略作一下調整,不要一味關心中低價股,幻想一天出來重組來達到獲利的目的。相反,對于已出臺相關的重組概念的個股,當股價炒作較高時,應義無反顧地減倉。特別是一些連續虧損三年“T”類個股,建議在今年年報出臺之前盡量避開。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