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為民
證監會“首發增發中停止國有股出售”的新舉措,實為政府暫停了一項“與民爭利”的政策,10月23日中國股市絕地反彈,滬深股市的股票幾乎全部漲停。雖然此次政府并未調整對市場監管的態度,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同樣應當從政策信息中看到自己的錯誤。
2001年10月23日,中國股市又一次出現“絕地反擊”,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政策,滬深股市的股票幾乎全部漲停,10月24日繼續出現了強勁上漲。有專家指出,17000億市值損失換來了政策糾錯。筆者認為,政府糾錯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如果17000億市值的損失僅僅換來政府的糾錯,那么,這次政策調整是失敗的。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政策調整給了中國證券市場一把下樓的梯子,如果市場參與者錯誤地順著梯子向上爬,那就會嘗到更大的苦頭;現在,市場參與各方都應當努力糾錯,爭取平穩地、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證券市場的轉型。
政策調整:
給市場以調整時間
中國股市市值在短短的四個月內縮水17000億,市場信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當整個市場的投資者都失去信心的時候,中國股市的痼疾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顯得更加突出,典型的特征是:
投機性的莊股抗跌性強,所謂內在價值高的股票則跌勢不止,這將強化投資者的投機理念。在市場跌入谷底的時候,投資者驚訝地發現某些股票居然巋然不動。媒體上廣泛地傳播了郎咸平教授對德隆系股票的質疑,但大部分投資者都忽視了郎咸平教授曾經在《新財富》雜志上有過一個關于中國上市公司價值的排名,排名居前的股票無一例外地出現在跌幅榜前列。而在這個市場上,評判英雄與智慧的只有利潤,市場無情地嘲笑了學者的睿智。股市的下跌顯然不能幫助投資者調整投資理念,面對現實吧,給投資者以時間,或許還有助于市場的長遠發展。
市場下跌并不能澆滅上市公司圈錢的“欲火”。面對一瀉千里的股市,所有的教科書和成熟的證券市場的實踐都告訴投資銀行、上市公司:應當停止發行,選擇更好的時機。在中國股市,這些理論都是錯的。對于上市公司來講,在最差的發行時機都比不發行劃算,因此,盡管報紙上沒有出現增發和發行新股,但是證監會那里排隊的公司還是絡繹不絕。證監會非常清楚,股市下跌根本不會讓上市公司良心發現,也不會對上市公司形成內在壓力。
市場下跌只會延遲違規資金出場的時間,也只會打擊合法資金入市的信心。違規資金的存在是客觀現實,但是,違規資金的出場需要有合法資金進場配合。市場下跌雖然懲罰了部分違規操作者,但是更多的違規操作者無法退出,市場必須在一種流動的狀態進行動態調整。因此,政府必須給入市資金的角色轉換以時間,狂跌只會嚇住那些理性的合法資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證券市場的痼疾絕對不可能通過暴風驟雨式的政策洗禮來清除,相反,中國股市的發展和改革要遵循厲以寧教授早些年提過的關于改革的“自行車理論”,只有在行進中改革才能成功,否則就會翻車。在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證券市場投資行為,強化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們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誰也不能肯定這個時間表該是怎樣,我們只能通過努力,以較輕的陣痛來完善證券市場,如果下一次股市狂瀉只是沖洗了股市痼疾的余孽,政府也許就不必調整政策了。
不可否認,在給市場調整時間的時候,一些違規者和違規行為會成功地逃避監管,這是中國證券市場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因為,現在良民已經成為違規者的“人質”。我們寄希望于時間,希望不遠的將來,違規者的利益和合規者的利益不再捆綁。
市場大跌:
政策失當不是惟一原因
政策失當是造成本輪股市狂瀉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筆者在本報發表了《股市下跌急需調控》一文,但是,這不是惟一的原因,更不是股市確立下跌趨勢的主要原因。投資者、上市公司都難辭其咎。投資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群體,既有一般的投資者,也有掌握內幕信息、操縱市場、利用違規資金的不良投資者,他們對股市下跌負有責任。股票市場市盈率高達60倍,不良投資者要負主要責任,是他們營造了(至少是加重了)市場的投機氣氛,一般投資者對不良投資者的追隨和肯定則進一步增加了不良投資者的動力。不良投資者還是許多上市公司過渡包裝、信息披露不充分案例的始作俑者。投資者的非理性有政策引導不當的原因,但其自身的責任不可推卸。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一般投資者在受到“內幕消息”的危害后呼天搶地,疾呼正義。可是,如果我們冷靜地拷問他們當時相信“內幕消息”的動機是什么,我想無外乎利潤而已。倘若它成為了贏家,它會對“內幕消息”如此深惡痛絕嗎?肯定不會!如果一個賭徒輸了以后再去尋求“公理”和“賠償”是可笑的,那么中國證券市場上無數的抱著賭徒心理的投資者在股市下跌以后一臉無辜而且義正詞嚴也是非常可笑的。筆者的話也許有些冷酷,但是,中國證券市場曾經的風起云涌少不了所有投資者的推動,高處不勝寒的時候,別忘了自己的非理性為整個市場的非理性做了不少“貢獻”。
上市公司在股價高企的時候很少懷疑過市場的正確性,而上市公司的質量較差是股市信心脆弱的根源。記得萬科的老總王石說過“不是萬科的股價低了,是其它上市公司的股價高了”。筆者淺陋,此等“天外來音”只聽說過一次。我們可以看看三大權威證券報上的上市公司形象宣傳類文章,哪個不是說的比花兒還漂亮?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一般投資者買的是莊家,而不是上市公司。莊家不行了,投資者就沒有信心了。上市公司可悲地從投資者的視野中“缺位”,原因在于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質量缺乏信心。上市公司對上市后的責任和義務履行得太少,對權力確行使得非常充分。也許我們從不寄希望于良知,但是,至少應該寄希望于理性,基于長遠的理性。中國上市公司所缺少的就是這種處于長遠利益的理性,因此,在資金籌集、利潤分配、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很少考慮小股東的利益,殊不知,這對公司的信譽、風險控制和長期利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股市大跌就充分反映了投資者對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的信心是多么的脆弱。
共同糾錯:
任重道遠
政府調整政策的積極意義不容忽視,政府對市場監管的決心也不容忽視。這次政策調整是政府暫停了一項“與民爭利”的政策,但政府并未調整對市場監管的態度。如前所述,本次股市暴跌,政策失當、投資者非理性、上市公司質量較差是三大主要原因。現在政策已經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應當從政策信息中看到自己的錯誤,并逐步進行糾正。
今年的政策信息明顯表示:政府將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管,對諸多造假公司的查處和打擊就是明證。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開始面臨不同的游戲規則,所以,調整自己的行為指南,建立新的市場理性才是現實的選擇。政府可以不“與民爭利”,對“讓利于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作為國有股的最終持有者,政府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大的“大戶”,我們只能寄希望于和政府公平地游戲,但是,利潤的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市公司。政策給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以時間,不可能給予我們更多。
具體而言,投資者要開始轉變投資思路,傳統的跟莊技巧將愈來愈過時,在規范的市場上,投資者要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相對其它股票的價值和相對其它股票的成長性。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明,每一個階段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理念都不一樣,從技術面操作到業績選擇、到資產重組、到科技股的成長性,投資者需要根據當時的政策導向調整思路。股市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期望投資者的糾錯行為能夠逐步釋放中國證券市場的風險,逐步理順股票市場的比價關系。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將日益嚴格,會計操縱的空間逐步受到擠壓。上市公司應當加強信息的真實性,一則可以防范和規避政策風險,再則可以立足長遠,在面臨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時,爭取做到像現在面對批評時一樣巋然不動。但是,上市公司的問題可能比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更難解決,它涉及到公司治理結構、大股東的約束和機理等許多老問題、難問題。
無論投資者、上市公司還是政府,在調整行為方式的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利益的沖突仍會不斷發生,因此,政府調控的技巧非常重要。任重道遠,不敢期望短期內成功。
2001年10月24日,股票市場上出現了耐人尋味得一幕,漲幅居前的股票大都是缺少“主力”活動跡象的股票,相反,跌幅居前的股票明顯存在過“主力”活動的跡象。這也許說明了投資者開始對投機性太強的股票敬而遠之,那些市場的不良投資者也深感收斂鋒芒的必要與無奈。但愿,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愿,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
市場參與各方應當千萬記住:政府給市場的梯子是用來下樓的。誠如斯,中國股市大幸!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