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言
隨著兩市大盤的連續下跌,問題股和莊股頻頻跳水,市場資金鏈已面臨發生斷裂的危機。最近又傳出某券商因為代客理財發生巨額虧損而即將倒閉的信息,更給眾券商罩上了一層愁云。今年以來各種問題齊聚股市,對券商來說是10多年來所經歷的最嚴重的一次。
目前券商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
一、承銷風險。
以往由于發行新股的價格一般都低于市場價,因而一二級市場的利潤差價是相當可觀的,申購新股對廣大投資者而言是一條屢試不爽的賺錢捷徑,新股發行對于券商而言也同樣有很強的誘惑力。承銷手續費已成為一些具有承銷資格的券商經營利潤的一部分,很多券商都為此專門設立了投行部,承攬新股發行和配股以及增發等一系列承銷業務。
無論是增發新股還是配股,其價格都一直在隨行情的起伏而上下波動。由于上半年的中國股市進入了歷史高點的巔峰時刻,一些盤小績優的公司,如用友軟件和貴州茅臺的發行價雖然相繼創下了30元的天價,但發行依然十分順利。在高價股的示范作用下,上市公司過高地估計了證券市場的承受能力,為了圈到更多的錢,不顧實際情況將自己股票的發行價格任意高估,一些新股的發行價已接近或高于同類股票的市價。如安陽鋼鐵、中石化等均因定價不合理,導致原始股東深套其中。雖然目前還無一家承銷商受累于新股發行,但如果上市公司一意孤行,那么承銷商深套其中恐怕只是時間問題了。
事實上,最令人尷尬的是配股和增發。特別是進入8月份以來,隨著大盤的不斷下跌,承銷商真正嘗到了“滑鐵盧”的滋味,在13家配股公司中有9家公司的流通股股東認購率不足80%,承銷商因此要從腰包里掏出26億元的現金包銷余額。雖然一些主承銷商為了規避風險,采取分銷的策略,但仍有大量資金被凍結,占到了承銷商注冊資本的較大比重,如認購率僅有4.97%的天歌科技,主承銷商大鵬證券被迫成為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而西南證券則因為包銷余額成為了巨化股份、大商股份和明星電力這3家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增發新股的承銷商也面臨同樣的窘境,中信證券至今還深套在清華同方里的2億多元資金就是因去年年底包銷460多萬股時墊付進去的。
另外,承銷商還面臨著因為在保薦的過程中,沒有盡到勤勉盡責的責任,因而遭受證監會處罰的政策風險。例如1998年11月,中興信托曾經因成都紅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后存在大量編造虛假利潤、騙取上市資格、隱瞞重大事項、挪用募集資金買賣股票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而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文件、報告,被證監會做出沒收非法所得并罰款的處理意見,同時認定其主要負責人成為證券市場永久禁入者,并撤銷了中興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票承銷和證券自營業務許可資格。
二、代客理財與自營風險。
代客理財與自營業務兩者有很多共通點,其中最主要的方面都是券商通過交易委托系統買入證券,從而達到賺取差價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為客戶服務,券商按比例提成;后者則完全為自己謀利。近兩年來,券商因自營業務而創造的利潤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小,而委托理財業務則已呈燎原之勢。原因是目前絕大多數自營資金均來自券商的自有資金,這與前些年券商利用客戶保證金來做自營的時代有很大差異,風險小了,收益自然也隨之下降。雖然部分券商還在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客戶資金進行新股申購,但由于《證券法》規定,經紀業務須與自營業務分賬管理,因此利用客戶保證金買入證券進行長線投資的事例幾乎已經杜絕。
然而,面對客戶保證金這座巨大的金礦,券商也不會無動于衷。部分券商除繼續享用保證金的利息差價外,還辦起了代客理財業務。例如某券商在廣告中稱,如果客戶在該券商處開戶,可以與券商簽訂委托協議,券商可根據具體情況向客戶保證10%左右的投資收益。超出部分如果還有盈利,券商將按盈利部分的20%~40%提成。如果出現虧損,由券商全額賠償。券商之所以敢如此夸下?,主要是去年牛氣逼人的行情使其嘗到了甜頭,特別是申購新股一項全年就可為大資金帶來20%以上的收益率。照此推算,區區10%的收益保證又算得了什么。券商理財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閑置資金,也吸引了許多上市公司。據報道,截至2000年底,已有逾100家上市公司投資參股了近40家券商,而至今年9月中旬,涉及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已達到170多家,金額累計達200多億元。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行情徹底由牛轉熊,漸漸步入股市的“嚴冬”。許多重倉持有股票的機構損失慘重,近日來,有關某某證券代客理財造成30多億元付之東流的市場傳聞已造成極大影響。盡管該證券公司也曾出面辟謠,但許多證券公司投資出現虧損卻是不爭的事實。
鑒于股指節節下跌,國內不少證券公司因委托理財業務賬面嚴重虧損而陷入財政困境,國務院領導日前對證券公司面臨的危機表示了高度關注。據《香港經濟日報》披露,國務院已要求包括中國證監會、國家計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在內,在近日提交穩定股市的報告,研究穩定股市的對策。防止證券公司資金出現問題而引發“金融風暴”。
目前的首要工作,是協助證券公司暫時渡過委托理財在年底兌付高峰期的難關,讓有關資金減少損失離場。這對還在因自營和代客理財虧損而掙扎的券商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三、交易風險。
由于前些年對券商的各項要求較高,設備、人員相對匱乏,因而營業網點相對較少,股民排隊走進證券營業部的情景時有所見。那時的股市完全是券商單方控制的市場,對達不到一定資金要求的投資者,營業部有權解除同他的委托證券買賣關系。然而,隨著周圍營業部的逐步增加,券商不僅在資金上不再設置關卡,反而開始運用手續費打折、贈送禮品等各種優惠措施來吸引投資者。
目前的證券市場已度過初創期,如今正處于成長階段并向成熟階段邁進,因此券商因競爭而造成公司倒閉、人員失業的事情已逐漸增多。下半年以來,行情低迷、成交清淡的市況有目共睹,令券商得到的傭金收入大為減少。據統計,七至八月份,滬深兩地A股成交金額只有5100億元左右。如果不考慮傭金折讓因素,這兩個月,券商傭金收入只及去年平均水平的六成左右。九月份行情更加冷清,營業部的股民日漸稀少,很多人都被深度套牢。傭金收入因此銳減,不少券商已接近微利或虧損邊緣。
除此之外,券商在經營活動中還會遇到股票被盜賣的索賠風險,因設備、人員造成的失誤風險等等。但在所有風險中,讓券商感到壓力最大的恐怕還是委托理財風險。因為其它風險損失的只是券商的自有資金,控制得好的話,還有回轉的余地。而委托理財在最近卻成了券商一塊“心病”,因為上市公司年初與證券公司簽署的為期一年的委托理財協議即將到期,第四季度如果繼續下跌的話,從事相關業務的券商就不只是心煩那么簡單了。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