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霄
昨天,滬深股市迎來了有漲停板制以來最為猛烈的暴漲。所有個股甚至是大盤,均近乎處于漲停狀態。很顯然,這是前天晚上公布的“暫停國有股減持”消息突然刺激使然。為此,全國股民的臉上都寫滿了燦爛的笑意,“又見到太陽了”。然而,高興之余,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昨天的股市暴漲,還告訴我們什么,又驗證了什么呢?
上證綜指自7月“節節敗退”以來,最大跌幅達731點,股指被攔腰切去1/3左右。暴跌之余,股市信心幾近崩潰。市場上也流傳著各種版本的“暴跌原因”,意識形態領域一度極為混亂。如今,骨子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已經再明白不過了。出自著名的“專家學者”之口的所謂“股市下跌與國有股減持無關” 論、“股市下跌是私募基金打壓”論,莫不在事實面前“灰飛煙滅”。
股市發展到今天,市值一度占到GDP的一半,股民有6000多萬,可以說對國民經濟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毫無疑問,股市毫無生氣的一路下滑,不僅暴露出了許許多多深層次矛盾,而且影響越來越大,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政治上都極為不利。從政策上暫停國有股減持以后,股市立馬予以暴漲,說明政府對股市的承受力就在腳下,這是另一個重要的“政策底”。事實上,此前上證綜指輕而易舉地封閉的、被市場分析人士極為看重的2000年年初上跳空“世紀缺口”,也同樣是另一個重要的“政策底”。
國有股減持喊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前期《減持辦法》的部分否定,是市場這只無形之手作用使然,是對前期一些政策偏差的糾正。毫無疑問,此時喊停減持,雖是亡羊補牢,但代價已然不小。事實上,市場對國有股減持政策偏差的不滿,并不是針對國有股減持的本身,主要矛盾是在減持定價方式上。原先制訂的簡單、粗糙、脫離實際的定價方式,不僅讓市場參與各方損失慘重,而且也給政策制定者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遺憾。
由中國證監會出面喊停減持,并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穩步推進”,顯然還傳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這一原本由財政部牽頭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了證監會手中。而在股市元氣受到重創之際,先行果斷全面喊停,已經明白無誤地傳達了管理層呵護市場的良苦用心,這顯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信號。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