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投資 顧燦奇
又是一根大陰線,“世紀缺口”悄無聲息的封閉。股指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義無反顧地向著它出發的地平線奔去。新低,每天都是新低,又是6天,一連6天,而且愈演愈烈。這市場已經不再喧鬧,重歸于死寂。盤面跳動的只有空方的猙獰。想起遙遠牛市的沸騰,恍若隔世。
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實際上,它的答案是源于現在流行的一種觀點:股市是一個市場,股市的問題是一個市場的問題,市場的問題要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
試問,我們的股市已經真正市場化了嗎?曾幾何時,政策調控的聲音不絕與耳:人民日報的社論(國內最強熱的媒體)常常是牛熊轉換的分水嶺,是中國股市獨有的一道風景。漸漸的,政策調控也為市場參予的各方所認可,包括各個層次的諸如最高層、證監會、財政部、人行、國家計委等等的領導層也在對股市作出或空或多的評價。
而今,面對現在飛流直下的股指,除了一些券商研發人員或是號稱XX家的大聲疾呼,憤憤不平之外,證券市場的領導層、決定性的傳媒層都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平靜和鎮定。
在大盤從2200點直下1500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媒體發布的證券市場重要影響者的信號:最高層領導說中國股市要認真地擠泡沫。監管層說:要一抓到底,說市場的漲跌與監管沒有必然聯系。在1900點猛查違規,在1800點重查券商保證金,在1600點提出要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增發者說:國有股減持10%的比例不高,一年最多也就200億,市場的下跌是因為市場本身的問題。市場上升時,好象誰都應對股指的過分上升“負責”;而市場過分下跌,甚至是連續暴跌時,好象跟誰都沒了關系,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不是我干的!”。
是我們的市場真正成熟了嗎?真正可以做到市場化了嗎?遠遠不是,且不說股份三分之二不流通的問題,且不說股市面對的極其惡劣的社會誠信危機,單就從我們目前的證券市場的時間跨度來說,從它誕生到現在,剛剛度過10歲生日來說。10年,相對于發達國家證券市場幾百年的歷史,最多也不過處于嬰兒期,現在要完全市場化,就好象是讓嬰兒參加奧運會,按成人的規則進行比賽。是的,規則確實非常完美,非常理想化,幾近無可挑剔。但讓嬰兒參予這種規則的比賽,能分出成績嗎進而選出優勝者嗎?前提錯了,即使推導的過程再科學再嚴密,結論也肯定是錯誤的。
其實,指責解決不了問題,評論也是紙上談兵,關鍵在證券市場領導層的做法。讓我借用比較流行的一個名詞“改革成本”,既然證券市場必須有改革成本,那也許是這段時間的投資者會承擔得更多一些。只是希望證券市場領導者在做出事關證券市場的前途,牽涉數千萬股民,進而影響數千萬個家庭利益的重大的決定時,能夠實事求是,循序漸進。但愿這不是個奢望。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投資者能夠做到的還是:直面市場,從市場中學習。因為市場是我們永遠的老師,達爾文的不是說:,“適者生存”嗎,的確,只有盡快順應市場的變化才能在市場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