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此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與股市今年六月創新高的回調相反,八月份銀行居民儲蓄增至七點零六萬億元,首次突破七萬億元大關。從儲蓄結構上看,八月份定期儲蓄增加三千六百六十一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二千三百九十六億元
本報記者 張煒
據央行的最新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第三季度居民選擇“儲蓄存款”的人數較二季度增加了3.8個百分點,首次扭轉了1999年四季度以來持續下降的局面。這一調查信息突出表明,儲蓄資金分流進入證券市場投資的意愿下降。
其實,有關儲蓄資金入市意愿下降的信息近來已接連傳出。央行此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與股市今年6月創新高的回調相反,8月份銀行居民儲蓄增至7.06萬億元,首次突破7萬億元大關。從儲蓄結構上看,8月份活期儲蓄增加2423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5億元;定期儲蓄增加3661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億元。定期儲蓄存款增加較多,表明過去兩年代表投資意愿的活期化傾向正在下降,儲蓄存款穩定性明顯增強。與此同時,開放式基金發行受挫,也透出投資者入市意愿急劇下降的信息。華安創新開放式基金的個人投資者無效認購和認購不足多達6.23億份,原定募集80億元的南方穩健基金實際只完成凈銷售額34.89億元。很顯然,大部分居民現在已不愿輕易把儲蓄資金直接或間接投入股市。據此次央行的儲戶問卷調查反映,對金融資產的選擇,認為“更多地儲蓄最合算”的儲戶所占比例,達到1999年四季度以來的最高點。而認為“提款購買股票最合算”的儲戶占10.5%,為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
儲蓄資金入市意愿趨降,并非好現象。一方面,對股市來說,入市增量資金減少將直接引發或加劇行情低迷。滬市上月成交金額2769.28億元,較6月創新高時的4598.35億元萎縮近四成。二級市場的低迷已累及一級市場,新股發行明顯減速,再融資則變得困難重重。市場上有傳言稱,目前已通過發審委審核,壓在中國證監會的申請首次發行和增發、配股的公司多達近70家。另一方面,對銀行來說,資金過分集中于銀行的壓力可能再現,將不利于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股強債弱的缺陷短期難以改變,儲蓄資金投資股市的意愿下降,將意味著有效引導儲蓄分流的難度增加。若這一現象存在時間較長,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產生負面影響。
表面上看,儲蓄資金入市意愿下降是由股票市場出現深幅調整,市值縮水超過20%引起。其實,與投資者信心下降有關。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大對證券市場上違規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使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虛假上市等問題暴露,而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證券民事訴訟機制又至今未能建立。在此情況下,投資者信心明顯因證券市場秩序的不規范而受到打擊。銀廣夏、藍田股份等一批昔日績優股的倒下,使投資者一時間感到投資和投機都沒有了方向。增量儲蓄資金望而卻步,場內資金紛紛尋機離場,自然導致資金重新以儲蓄方式作為“避風港”。因而,看待目前出現的儲蓄資金入市意愿下降現象,必須正視證券市場的規范問題。倘證券市場的規范問題不能解決,即使國有股減持不再被視作利空,及管理層出臺降低印花稅等利好政策,也難以長久確保儲蓄資金入市意愿不斷提高。
另外,股市漲跌迅速導致儲蓄活期化傾向下降,再次暴露我國資本市場股強債弱的缺陷。直接融資長期“一條腿”走路,股票融資不斷發展,債券融資卻止步不前。國外股票市場近來同樣遭遇感冒,上半年全球股市融資回落,但債券市場融資渠道依然暢通,債券融資額是股票融資的9倍左右。在我國,引導儲蓄分流,應該重視債券市場的作用。當前更應抓住我國將對企業債券發行制度進行重大改革的機會,通過發行審批制向核準制轉軌,及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嘗試,把債券市場的“蛋糕”做大。如果債券市場趨于繁榮和成熟的話,將會吸引大量儲蓄資金入市。較之股票市場,成熟的債券市場波動性小,分流儲蓄資金的作用更持久。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