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范衛鋒
目前為市場所詬病的高價發行、高價增發現象根源何在?如果我們把視線從對上市公司的道德譴責等再放遠一點的話,應該可以看出,這種過度圈錢、透支市場信用的行為,有其存在的土壤,即是新股發行的高認購倍率和低中簽率。往深處看,就可以發現:目前新股發行的“兩高一低”(高發行價、高認購倍率、低中簽率)現象有著其深刻的原因。
以最近的幾只新股為例,大盤在高位時發行的用友軟件,發行價高達36.68元,中簽率為0.375%,認購倍率為266倍;而大盤見頂回落時發行的貴州茅臺,發行價為31.39元,中簽率仍僅為1.135%,認購倍率仍高居88倍。再來看超級大盤股中國石化,其發行價為4.22元,中簽率也僅為1.142%,認購倍率為70倍!由此看來,至少可以說明股票嚴重供不應求,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發行價格還是太“低”了。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自然沒有降低發行價的理由。“兩高一低”現象,也因而可以存在至今。
有關人士認為,出現“兩高一低”現象,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我國股市規模仍然很小。目前深滬兩市已上市股票僅1000多只,且其中居多數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皆不能流通。如此規模相對于僅銀行存款就高達七萬億元的社會資金而言,實在是太小。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不應求,自然價格居高不下。二是目前社會上實業投資機會相對較少,造成一部分資金轉向股市尋找增值機會。三是社會資金云集股市,而許多資金又不愿去為其他機構重倉持有的股票“接盤”,寧可轉向價格相對較高但是尚未經過大幅炒作、其他機構尚未大舉介入的新股。四是各路資金“搶奪”新股“占山為王”的行為,造成一、二級市場的價格差距拉大。一級市場“搖一族”獲得巨額無風險收益,根據社會平均利潤率理論,許多資金選擇了放棄實業搖新股,從某種角度講,這也符合市場經濟法則。即使中簽率偏低,這些資金還是會選擇留在一級市場。
“兩高一低”現象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有哪些可行的措施呢?部分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國股市目前一直在進行擴容,在已經考慮到市場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擴容,可以讓資金有充分的選擇權,從供求關系上改變目前的失衡局面。同時,隨著管理層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將會更好地發揮股票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目前正在利用加入WTO的大好時機,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雙管齊下,減少各種形式的壟斷,可以使實業投資的機會之門向更多的社會資金開放,讓他們自覺地退出一級市場,向實業投資、向更能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健康發展的方向流動。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