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銀廣夏事件,中國證監會經過一個月的稽查,終于公布了稽查結果:事實表明銀廣夏存在嚴重造假行為,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其中,1999年為1.78億元,2000年為5.67億元。據此,銀廣夏風光多時的業績神話破滅了,被連續兩年半虧損的事實所取代。銀廣夏的黑幕已被拉開,9月10日起,證券時間打通周一至周五,全程調查銀廣夏事件始末,周一,銀廣夏事件大起底,周二,銀廣夏違規責任在誰 ,周三至周
五,千里追蹤銀廣夏。看大火如何從天津而起、看災禍到底從何而來,生死未卜的銀廣夏路在何方?天津、北京、深圳、銀川四路記者齊頭并進,調查鮮為人知的事實,9月10日起,《證券時間》下午版將帶給您扣人心弦的時刻。
銀廣夏大起底
2001年的8月,是個令人難忘的月份,一篇關于銀廣夏虛假利潤的文章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曾經是股市里面一個神話的銀廣夏,竟然是這樣一個爛攤子,驚訝、氣憤是每個投資者對這個造假騙子的反應,今天在我們開始回顧這段故事的時候,讓我們從神話的產生開始。
1987年4月,陳川創立“深圳廣夏錄像器材有限公司”;1993年11月,陳川在寧夏合資成立“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此后銀廣夏投資牙膏、水泥、白酒、牛黃、活性炭、葡萄酒、房地產,但收效并不顯著。1996年公司開始治沙種草,創建聞名于世的銀廣夏麻黃草種植基地,銀廣夏由此踏上發跡的征程。1998年10月20日,天津廣夏(集團)有限公司與德國誠信貿易公司簽訂了蛋黃卵磷脂和桂皮、生姜精油、含油樹脂等萃取產品出口供貨協議,供貨金額5600萬馬克。1999年天津廣夏實現對德國誠信公司出口1.1億馬克,使當年上市公司利潤總額達到1.58億元,銀廣夏股價從13.97元飛漲到35.83元;2000年銀廣夏創始人陳川去世,寧夏科技廳廳長張吉生接過指揮棒,天津廣夏再立新功,當年實現出口1.8億馬克,并且與德國誠信公司續簽出口合同60億元人民幣,使銀廣夏的業績和股價兩個車輪飛轉,成為深滬兩市屈指可數的藍籌牛股。然而,2001年8月,銀廣夏卻因媒體一份質疑,露出了造假的破綻,身價一落千丈,成為千古之恨。
銀廣夏造假事件敗露之后,我們的記者馬上分赴北京、天津、銀川、深圳,探尋事實真相,讓我們看看當時各方對此的反應。
(一)2001年8月8日的天津
8月8日下午兩點記者來到天津廣夏,只見大門緊閉,聽不到往日機器的轟鳴聲,看不到工作人員進出的身影。門衛說公司放假了,什么時候開工還不知道。就這樣記者被擋在了門外,在兩個多小時的等待中,記者多次打電話給銀廣夏的高管人員和天津核查小組的負責人,在下午4點鐘左右,核查小組終于同意記者進入天津廣夏,并破例讓記者拍攝了核查小組的工作現場。在這里看到了核查小組的成員正在核查天津廣夏財務帳本,在其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作假程度驚人。隨后,工作人員帶記者參觀了制造銀廣夏神話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車間。為配合檢查工作,這套設備從8月8日起暫時停產。
由于停產,記者沒能看到從中榨取的姜油、卵磷脂等產品,只聞到一股濃濃的中藥味。按照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的公告,這套設備一年的時間就曾創造出1.1億馬克的產值。銀廣夏核查小組承認這其中的產量數額的確有假,但它每年到底能創造出多少產值,要等到檢查完畢后才能告訴答案。
在被媒體曝光之前,廣夏集團難道就沒有懷疑過天津廣夏的業績嗎?核查小組的傅國旺的回答是懷疑過:“在4月份不是有個蒲少平先生的9問嗎,我們就對此懷疑過,并且準備去查這個問題,但是中國證監會蘭州證管辦去核實了,他們先查完了我們再查。”他對調查最直接的感觸是“問題嚴重”。
在采訪中該負責人反復向記者解釋天津廣夏只是銀廣夏的子公司,它是銀廣夏的一部分,但決不代表銀廣夏整體,銀廣夏的負責人表示將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絕不包庇,那么銀川總部的情況又怎樣呢?
(二)2001年8月13日的銀川
記者來到了寧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的所在地,在它的四層就是銀廣夏總部租用的辦公地點。在銀廣夏總部,銀廣夏董事局主席、監事會主席、總裁、副總裁的辦公室房門緊鎖著,有關人員告訴我們,銀廣夏造假事件被公開之后,除董事局秘書處主任魏德元在銀川總部主持工作以外,包括董事局主席張吉生在內的其它高管人員都在天津。那么銀川的員工們是怎么看被揭破的傷疤呢?
震驚,吃驚,難過……這是銀廣夏員工的普遍反映,他們同時也聲明“事先我們都不知道”。銀廣夏董事局秘書處主任魏德元對銀廣夏造假的原因認為是:“現在更深層次的原因,具體到作假的那個人為什么要這么做,現在還沒法回答這樣的問題,天津公司在廣夏的歷史和廣夏的三四十家子公司的總布局中,有它的特殊性,因為現在看來,如果說別的人不知道,我們的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李有強先生他一定是知道的,我不是說他應該是知道的,那么他有沒有上級,你比如說,監事會主席要監視他的,董事局主席要引導他監督他。”但他顯然沒有有效的監督。
銀廣夏造假事件被媒體公開曝光之后,在全國的廣大中小投資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銀廣夏總部每天都可以接到幾十位投資者打來的電話,發來的信件包括電子郵件。根據銀廣夏的電話接聽記錄,記者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超過60%的投資者在質詢銀廣夏造假行為的同時,表示將通過法律手段,向銀廣夏討回公道;而態度激烈以至怒罵的也占了相當的比重。在這其中,一位上海投資者寫給銀廣夏的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位姓葉的投資者是位下崗工人,妻子患重病臥床在家,他湊齊了全部的積蓄并借款投入股市,希望通過持有銀廣夏這樣的所謂“藍籌股”,獲得好的收益,但迎來的卻是一場惡夢。
上海的一位投資者葉先生痛苦地說:“如果和他們打官司不能補償的話,我可能要到銀川去了,我自己想的,我跟家里都沒有說,我借了錢。他們怎么跟老百姓負責的,我是痛了心的,反正我的希望也沒有了,我一絲希望都沒有了,本來這只股票能帶給我希望的呀。”
(三)銀廣夏四大疑點
看過了銀廣夏的發家史,看過了銀廣夏事發之后對市場的傷害,我們的記者從特別復雜的事實中總結出四點質疑。相信這四點質疑會讓人看清楚銀廣夏的造假手段。
銀廣夏質疑之一:天津廣夏到底有沒有產品出口
按照銀廣夏的公告,1998年天津廣夏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5600萬馬克的萃取產品出口供貨合同,1999年出口合計1.1億馬克,2000年出口1.8億馬克,2001年天津廣夏與德國誠信公司又簽署出口協議三年期60億元人民幣。那么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呢,記者來到天津海關,海關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這樣一份證明,1999年天津廣夏在全國各口岸出口額482萬美元,2000年天津廣夏在全國各口岸出口3.3萬美元,2001年一至六月天津廣夏出口額為零。事實表明天津廣夏在撒謊。
銀廣夏質疑之二:萃取技術有多大的利潤
按照銀廣夏的公告,公司不僅在天津廣夏有三條500立升的萃取生產線,還在蕪湖新購置了三條1500立升的生產線。萃取的卵磷脂每公斤訂貨價300馬克,生姜精油訂貨價700馬克。
其實,被銀廣夏蒙蔽的其實還不僅僅是投資者,過去我們的記者曾經要采訪能為銀廣夏帶來暴利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設備時,被公司以商業秘密為由加以拒絕,那么這種設備真的有那么神秘嗎?國內最早也是最大的應用這種設備的廣州美晨公司總工程師徐漢槎說:“銀廣夏萃取出來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是競爭能力不是特別強,如果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做的話,這個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它所公布的數據,很顯然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真正的售價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的產品絕對賣不到這個價錢。”
銀廣夏質疑之三: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同謀?
翻閱銀廣夏幾年以來的年報中報,無一遺漏的簽署著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證明,可是銀廣夏既然在撒謊,出具的出口合同難道是偽造的嗎?會計師事務所到底收了多少傭金?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劉加容、徐林文是不是同謀呢?中天勤工作人員都紛紛說他們不了解情況。深圳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郭晉龍反映從他們初步的查賬來看,中天勤事務所在做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應該說基本的審計證據資料都收集到了,但是銀廣夏給中天勤提供的各種會計資料都是虛假的,包括海關的報關單、發票,包括銀行的進賬單,包括對德國簽訂的銷售合同。他說:“應該說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主要是就會計報表是不是根據總帳、明細賬編制,明細賬、總賬它是不是根據記賬憑證,它最終的核實只能夠核實到經濟業務的原始單據,經濟業務原始憑證要不真實不合法的話,從現有的注冊會計師法來看,注冊會計師很難有技術和手段來認證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是不是真實和合法,那應該是其他部門的責任,所以我們獨立審核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尤其是需要委托人對獨立審計的誠實和信譽。”
由于銀廣夏,中天勤的誠信和信譽業受到了質疑,如今投資者只要看到是中天勤簽署的審計報告,心理就會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炮制這樣一個彌天大慌,光靠撒謊的人還是不夠的,慶幸的是,銀廣夏事發之后,財政部已經吊銷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同時吊銷注冊會計師劉加榮、徐林文的注冊會計師資格,把幾位注冊會計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銀廣夏質疑之四:銀川總部對天津造假是否知情?
天津廣夏的兩任當家人分別是李有強和董博,李有強生于1941年, 1985年起追隨銀廣夏創始人陳川創業,1994年天津廣夏保潔公司成立后,出任負責人,2000年陳川去世后,在天津創下赫赫戰功的李有強升任上市公司總經理,董博隨之繼任天津廣夏法人代表。那么這二者對天津的造假是否知情呢在天津市北辰區國稅局的幫助下,記者終于找到了有董博簽字的財務報表。
天津市北辰區國稅局涉外所所長魏賀飛告訴記者,天津廣夏2001年1-6月份仍然只有很小的銷售額,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今年7月份,天津廣夏突然當月申報銷售收入9600萬元,報稅1400多萬,虧損的天津廣夏為什么在事發之前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稅務部門準備對此進行稽查。
李有強和董博無法擺脫干系,成為了直接的造假嫌疑人,但是既然李有強已經坐上上市公司總經理寶座一年有余,銀川的其他高層難道沒有同謀的關系嗎?銀廣夏董事局秘書處主任魏德元激烈地抨擊道:“他既是總裁,又是天津那塊利用他的指揮權、資金調度權、經營權已經把這些事都做了,過去利用銀廣夏名義調款的話,你現在查起來那個蓋的章可能不是李有強的,可能簽字是他的,蓋的章是法人代表的章,是張吉生的章,那么這個大家都知道,企業法人代表的章是財務人員保管的,不是法人代表親自去蓋章,那么這明顯的就是架空,你都不會知一聲,都不打個招呼,所以這也是現在我們本身感到整個一個班子被人耍了的這種憤怒、恥辱。”
四個質疑,一個答案,那就是造假無疑,銀廣夏的董事們雖然否認了同謀的可能,但是他們畢竟把天津廣夏貢獻的虛假利潤算在了自己頭上,所以苦果當然還是要他們承擔,直接造假的李有強、董博等人已經被移送公安機關,但是銀廣夏事件并未就此結束,相反面對7.45億元的直接損失,和無法預知的間接損失,銀廣夏該如何收場呢,公司的董事們、股東們將會接著唱一場無人喝彩的戲。CCTV《證券時間》記者:趙悅、王乃偉、劉輝、劉永波、布日德、何明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