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紅 宇海英
中國加入WTO的腳步越來越近,對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建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國家十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開始啟動。
《意見》提出,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當信用關系遭到破壞時,市場經濟賴以存在的基礎就不復存在,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就會出現一片混亂。前些日子,在“建立國家信用體系高級論壇”上,一些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信用危機。
產生信用危機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社會規范不成熟,制度安排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是對失信行為懲罰不嚴肅;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顯。比如,有的國有企業欠貸款不還,銀行沒有辦法處罰,最后劃為呆賬、壞賬一筆注銷,這種企業從中獲利,別的企業就會以身效之;某些企業領導人搞垮一個企業或進行欺騙欺詐獲利(資本市場常見)后,得不到應有處理,換一個企業繼續做領導甚至升官。而對于那些誠實守信的企業或個人,由于缺乏相應的信用風險評級機制,信用好的企業或個人與信用差的企業或個人無法區分,這就會出現經濟學當中所講的“格雷欣法則”:劣的驅逐良的,導致優良主體退出市場或自動放棄優良原則。
一個富有效率的社會信用體系,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信用數據的開放和信用管理行業的發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執法,即使用信用的規范和失信懲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對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業的監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間機構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發展等。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首先要進行信用立法,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制定各類信用評價標準,對信用中介行業加強監督和管理,政府還要利用其宏觀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統一的信息系統,建立跨地區、跨行業的網絡化信用數據,使不守信者在全國范圍內寸步難行。對被認定為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和消費者個人應當進行懲罰。為鼓勵人們誠實守信,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應在獲得股票和企業債券發行優先安排,或者獲得較高的銀行信用額度和更為優惠的利率安排。利用這些制度設計,加強人們守信的自覺性,實現市場的自我凈化功能,逐步完善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
訂財經短信新聞 國內外經濟動態了如指掌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