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冀文海
近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領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應該是股市的暴跌,而引起股市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人民銀行查處銀行違規資金進入股市。對于一般的老百姓來說,什么是銀行違規資金,銀行資金為何不能自由的進入股市,國家為何要在銀行業和證券業之間設置一道“防火墻”?這恐怕還是一個不太明白的問題。
銀行資金到股市投機可能導致金融危機
最典型的例證是美國。
在20世紀初期,美國金融市場占到壓倒優勢的主體是商業銀行,它是美國銀行體系的骨干,這一階段美國商業銀行也經營投資銀行業務。1929年以前,證券市場日益繁榮和膨脹,證券市場上的投資、投機、包銷、經紀活動空前活躍。商業銀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金實力,大力擴張投資銀行業務,并且直接擔任證券承銷商,商業銀行設立的“證券附屬公司”遍地林立,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在業務上融為一體。
美國的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之分離始于20世紀30年代。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危機宣告了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早期融合階段的結束。這場由證券市場大崩潰而帶來的大衰退,嚴重打擊了整個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使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投機的弊端暴露出來。
危機過后,美國政府加強了對資本市場的控制,作為徹底反省和采取補救措施之一,產生了一系列的金融立法。1933年通過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標志著銀行業與證券業分業經營的模式正式確立。《1934年證券交易法》及《1939年信托契約法》,進一步確立了投資銀行的框架。據此,商業銀行不能再為公開上市的股票擔保,不能從事證券業務;投資銀行作為證券市場專業經營機構顯得更有活力,也更為重要。
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眾所周知的股市泡沫問題,與銀行違規資金的大量進入不無關系。
著名股份制專家劉紀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違規資金進入股市,對于銀行和股市都是很可怕的事情。對于銀行來說,由于目前的股市中泡沫成分相當大,起伏難測,一旦市場從高位落下時,表面套住的雖然是貸款企業,但實質上套住的就是銀行的信貸資金,這將直接導致銀行的壞賬增加,使銀行的金融質量下降。
除去對宏觀金融業的影響,劉紀鵬認為,違規資金的介入對股市本身的影響也很大。他認為,近期中國股市的大跌,核心問題是中國股市的泡沫太多了,而大量違規資金的涌入,則是形成這種泡沫的重要原因。他解釋說,多數的違規資金實際存在于一級市場,畢竟這里的風險小一些。但正是由于它存在于一級市場,使得從一只新股在發行之初,就產生了可怕的泡沫。國外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也就二三十倍,而在我國,一級市場上新股的發行價就在30倍以上,高的竟達六七十倍,這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我國一些商業銀行為何要違規進入股市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頒布實施,在這部法律的總則中明確規定:“證券業和銀行業、信托業、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證券公司與銀行、信托、保險業務機構分別設立”。此前,1994年生效的《商業銀行法》也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準經營證券業務。但是,為什么還會出現商業銀行違規資金進入股市的情況呢?
業內人士指出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目前銀行盈利空間小。“為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了生存,即使違規也要做。”一銀行職員一語道破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的緣由。
據分析,我國銀行業現在仍以傳統的存貸業務為主,以存貸利差來賺取利潤。但是隨著利率的下調,存貸利差的縮小,巨額不良資產的激增,信貸風險的擴大,銀行開始惜貸;銀行利用存貸利差可獲取的利潤越來越少。而我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品種少,業務量小,主要集中在結算、收付代理等勞動密集型階段,而技術含量高,收益高的信息咨詢、財務顧問及金融衍生業務等較少。中間業務在銀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還不足以撐起我國銀行業的半壁江山。據統計,西方國家商業銀行中間利潤占整個銀行業總利潤的40%-60%,90年代中期亞太地區平均占比達25%,有的高達45%,而我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收入僅占銀行業務收入的不足10%。由于競爭的激烈,處于夾縫中的中國銀行業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找生存空間。
業界人士指出,為了攬儲,為了搶奪客戶,銀行即使在知情的情況下也會承兌、貼現無商業背景的票據。這是一場殘酷的、自我毀滅性的競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胡曙光教授指出,我國銀行業現在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銀行通過合法途徑可獲得的利潤在不斷壓縮,另一方面銀行經營成本在不斷上升,銀行不得不通過非常規渠道彌補損失。北京大學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副教授指出,違規資金流入股市,是監管部門在各商業銀行微觀利益下的妥協與默認。這進而說明我國銀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差,入關后,難以抵擋外資銀行的沖擊。
第二個原因是股市誘惑大。胡曙光教授分析,股市的巨大誘惑是違規資金流入股市的一個重要原因。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過社會其他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資金追逐利潤的特性,必然造成社會資金向股市集中。而且如果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便可在股市坐莊炒作,只賺不賠。如此一來,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拿著銀行信貸資金去股市炒作也就不足為怪。
同樣,銀行作為一個商業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盈利”也是它的首要目標。而銀行在效益好的企業不需要貸款,而信譽差的企業不能貸款的情況下,只能偷偷地把閑置資金交給企業去炒作,甚至有銀行與企業私下達成協議,信貸資金在股市的獲利雙方可分享。殊不知,由于我國股市坐莊炒作,操縱股價,進行內幕交易等違規違法行為大量存在,各方資金在股市中的堆積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這個泡沫破滅,必將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混亂,而最終損失的還是銀行的資金。
第三個原因是監管不夠有力。有銀行界人士指出,對違規資金的清查應列入日常工作,而不能像刮旋風似的,這樣會對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有專家甚至指出,大量違規資金的存在使我們不得不考慮政策部門的監管問題了。
這位專家分析,我國銀行業經歷了分業——混業——分業的發展歷程,這種分業監管模式適應于我國當時的經濟金融狀況,抑制了金融風險的擴大和蔓延,抵制住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隨著入世的臨近,金融一體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分業監管的模式表現出許多不相適應的方面。在分業經營的體制下,與資本市場相結合的證券類和融資類的許多業務不能開展,如代理證券買賣、債券投資、代客理財、理財顧問等。體制的約束是造成銀行業盈利空間小的重要原因,也是導致大量違規資金出現的主要原因。
走出認識誤區,短期內國家會放松政策
據了解,隨著我國加入WTO步伐的臨近,關于國家放開金融業界限制、實行混業經營的論調重又抬頭。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教授吳曉求日前說:從宏觀上,清理違規資金是必要的,我不贊成銀行資金無原則、無約束地進入市場。管理層需要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銀行資金要通過必要的環節、必要的渠道流入證券市場。要防止資本市場出現信用創造。同時,也要防止另一種傾向,即銀行資金一分錢也不能進來。從本質上講,市場的資金都來自銀行。從發展的角度看,市場需要金融創新,不能用傳統的眼光看待銀行和資本市場的關系。
其實,銀行業與證券、保險、信托業等金融業的“分”與“合”確實不能一概而論。
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金融界掀起了自由化的浪潮,隨著新技術和金融創新的迅速發展,銀行業和證券業的業務界限越來越模糊,美國、英國、日本等國也開始放松了對分業管理的有關規定,銀行業和證券業出現重新融合的趨勢。
我國證券市場在發展初期實行的是證券與銀行合業管理。當時,國內絕大多數證券經營機構都是由銀行全資或控股設立的,這對我國證券業早期的建立和迅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隨后幾年的實踐表明,銀行與證券合業管理引發了許多問題。
1997年上半年,一些機構從各種途徑違規拆入銀行信貸資金用于新股申購和股票炒作,造成股票市場大幅飆升,投機盛行,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在此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關于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的通知》,杜絕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投機,從而穩定了我國股市,避免了進一步發生經濟危機的危險。
看來,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主要由各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中國證監會明確表示,現階段我國尚不具備銀行和證券業混業經營的條件。
首先是我國證券市場發育不成熟,兩業融合會助長證券市場的投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銀行與證券合業經營,勢必造成銀行資金大量流入股市,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加劇證券市場的波動和投機,不利于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第二,兩業融合會影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執行。在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還不成熟,企業融資仍以間接融資為主。在銀行資金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大量銀行資金流入股票市場,不僅打破了股票市場的均衡機制,還擠占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信貸資金。一旦經濟體系中資金需求大量增加時,會迫使中央銀行加大基礎貨幣的投放量,使貨幣發行失控,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
第三,銀行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兩業合一容易產生壟斷,不利于證券市場的發展。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數量還較少,如果允許銀行利用自己的信貸便利從事證券業務,必將產生壟斷,形成不公平競爭。此外,證券經營機構過分依賴銀行,也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第四,我國銀行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兩業合一不利于銀行體系的安全。如果允許銀行用信貸資金購買并炒作股票,會把股票市場的投機風險引入銀行體系,增加銀行的風險,危及整個銀行業的安全,進而危及社會穩定。
另外,我國金融業還缺乏嚴格的法律約束,兩業合一會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亂。從西方國家銀行證券合業的實踐來看,銀行兼營證券的重要前提是金融證券法規比較完善,銀行兼營證券的風險可以控制在比較安全的范圍內。
綜上,就銀行與證券的分合之爭而言,分是中國金融業的現實選擇,合則是全球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并不能表明我國將永遠堅持這項措施。專家們指出,目前我國銀行與證券分業的既定政策將在未來的幾年中受到以下挑戰:
1.加入TWO后外資銀行進入后的全能業務(同時向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申請業務牌照)給國內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同時帶來的競爭壓力;
2.國內商業銀行在競爭壓力下開始通過各種方式進入證券業;
3.國內證券公司開始通過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等業務爭奪銀行的客戶和資金。
鑒于這樣的壓力,金融問題專家喬炳亞認為,從中期(5到8年)看,我國打破銀行與證券的嚴格分業是可能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下,如果仍以風險防范為分業的理由,那么證券公司風險較小或沒有風險的業務(如承銷、財務顧問、企業并購、基金管理等)就應該讓商業銀行介入,商業銀行承做的與資產負債無關的表外業務和其他中間業務(擔保、鑒證、項目融資等)也應向證券公司開放。分業的最后界限可能就設定在:銀行與證券在零售業務(銀行的存放款和結算、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上互不開放,商業銀行也不得承做高風險的證券自營業務。
訂財經短信新聞 國內外經濟動態了如指掌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