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報首度實行業績預警的背景下,截至滬深證交所規定的最后期限,中報預虧和預警的公司數目分別鎖定在101家和68家。對于這兩個數據,目前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解讀:一種說法是,預警并不一定意味著要虧損,同時101家上市公司預虧,僅占目前1137家上市公司總數的8.88%,而去年同期的相應數據是12.2%,因此形勢令人鼓舞;另一種說法是,一些績優公司、高科技公司以及上市不久的公司紛紛發布預虧、預警公告,這令不少投資者對中報業績產生疑惑從而對上市公司的資質表示失望。中報的預虧預警數據究竟是在正常區間內
,還是令人擔憂?
從統計的角度看,近日公布的數據確實顯示出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有明顯好轉。截至8月2日媒體披露的中報,282家公司中期的平均每股收益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9%,和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率相等。盡管這兩個數據并沒有直接的可比性,但如果作為參照,卻不難發現,本應比非上市公司有更強贏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業績卻被非上市公司“拉平”之后,才和“宏觀基本面”相當。
從各家公司聲稱的預虧原因來看,有不少耐人尋味之處。有的說因為行業不景氣,原料價格上漲;有的聲稱是歷史原因;也有不少公司強調說,今年中報采用了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及補充規定,國家還停止實施所得稅先征后返等政策;此外還有設備大修、國際市場影響、行政干預等原因種種。但幾乎沒有幾家企業評論過自己的經營管理和投資績效,看起來所有的問題似乎都是來自于“不可抗力”。
據全景網絡近日披露,截至8月8日,在已公布中報的454家上市公司中,有78家公司的凈利潤下降了25%以上,其中沒有進行預警的公司有58家,占總數的74.3%;在凈利潤下降50%以上的3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4家公司進行了預警;在凈利潤下降幅度高達80%以上的11家公司中,只有5家公司進行了預警。這些數據難免讓人對上市公司的“誠信”產生問號:凈利潤下降50%-80%,還不算業績大幅下滑,不知這些上市公司對“業績大幅下滑”有怎樣的獨特理解。
另據不完全統計,在公布了預警公告的68家上市公司中,有39家去年以來進行了首發、配股或增發,也就是說,這些公司在融資后不到1年就業績大幅下滑。這讓人們再度無奈地想起“圈錢”這個名詞。長期以來,我們的證券市場熱衷于重組、消息、題材、亮點這些脫離公司業績的因素,這就注定了不符合商業邏輯的高市盈率。隨著預警這樣的制度走向規范,人們必將把更多的目光放到業績這個最基本要素上來,這無疑會有助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訂財經短信新聞 國內外經濟動態了如指掌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