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蔚冰/文
《基金黑幕》作者張志雄撰寫的《放量———中國股市事變親歷記》出版了,這是一本對中國股市風雨10年歷程的回顧與反思。由于作者是《上海證券報》記者、華夏證券研究 所副所長、上海有線電視臺財經頻道副總監、《財經時報》副總編等的特殊身份,加上敬業和執著追求,為證券市場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剪影”,浮躁的股民不妨聽聽一個圈內人士親歷中國股市10年事變后的冷靜而又理性的聲音。
像百富勤破產、君安事件、“3·27”國債期貨風波,乃至對基金操縱市場的披露,都對當時股市產生巨大震蕩,許多人大悲大喜,市場利益格局產生變化。由于作者親身采訪或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書中對這些重大事件均有精彩的描述。對市場早期參與者而言是某種“回顧”,對新人具有“窺視歷史”的快感。作者老到的駕馭文字能力,嚴謹的邏輯推理,把許多在浮躁市場中被人忽視的問題,剖析出深層的內涵,讓人“洞天別開”。
上市公司研究是志雄先生的又一專長,但與現在流行的“紙面材料”研究不同,張先生信奉眼見為實,本書中對四川長虹[微博]、湖北興化等名噪一時的績優公司實地采訪,通過與老總對話,廠區考查等第一手資料,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公司形象。對市場的關注和長遠利益考慮,使志雄先生充滿了憂患意識,在“十年股市,一聲嘆息”中,對上市公司質量、新股發行與圈線、重融資輕改制、大股東對小股東的掠奪、莊家時代可能的災難性后果等作了詳盡分析。相信大多數投資人和讀者會受到啟發,畢竟市場與賭場不同。
10年前筆者作為個人大戶有一個“活動圈子”,當時志雄先生是交易所專跑市場新聞的記者因而相識,雖然其并不買賣股票,但認真和鉆研的精神,遠超過我們。1995年關于“尋找證券市場大智慧”的討論,就是志雄先生發起和組織的,許多經濟學家就此逐漸涉足股市,。從當時發表的文章看,志雄先生的功力和視野已相當寬闊,研究領域很廣。
2000年10月《基金黑幕》寫作前后,筆者正好與志雄先生在同一樓面工作,其承受的壓力極大,因為10年的證券市場沉浮,圈內圈外朋友眾多,這發“炮彈”射出后,肯定會傷及一些友人。但當時市場操縱之風甚烈,大盤繁榮背后危機四伏,不敲警鐘是不行了。《基金黑幕》發表僅兩個月,中科系就爆倉了,中科創業、歲寶熱電、萊鋼股份的“腰斬”,說明志雄先生確有超前眼光。《放量———中國股市事變親歷記》以其第一手資料、深刻的思想性、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給證券市場留下了一個全程參與者的“思索”。
《放量》展現中國股市十年風云
書中第一部分討論的是機構投資者,包括基金和所謂的莊家。其中“《基金行為》解析”、“莊家之變”、“沉默的羔羊”分別對基金、莊家機構和散戶進行深刻的分析。作者認為一旦大量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市場會為此付出代價。
第二部分針對市場建設,對于“5·19”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上升行情,作者強調需要正確的投資理念,并且對于此后的題材和資金堆積等制造的泡沫表示擔憂。
第三部分講的是上市公司質量和重大的機構成敗。
第四部分談到君安、百富勤的成敗,書名放量就是出自這里。放量是股市中改變趨勢的重要條件,而這也往往會使得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市場參與者開始膨脹和失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上市公司、管理層、機構都曾有過這種行為,這恐怕也是作者將本書取名放量的一個原因。
最后值得仔細看的是“十年股市,一聲嘆息”,這是作者最后的總結,盡管有些無奈,但是可以相信,張志雄先生更關注股市中的缺陷正是為了股市更好地發展。
《放量———中國股市事變親歷記》,張志雄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