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光岳 喬海慶/文
雖然離深滬兩地交易所公布中報規定的公告時間還有半個多月,但是有關中報的信息披露工作隨著ST大洋B6月份首家預虧逐步展開,首先是一部分ST個股自告奮勇先亮家丑,接著便是一些非ST的重組概念股,再接著一些行業中報業績信息,如酒類企業受稅收大幅提高而中報業績受損,種種中報利空,并沒有對關聯個股構成大的沖擊,反而相當一部分品種借機做短暫洗盤后一路揚升,甚至在大盤無情調整中仍創歷史新高,更說明了今年上市公司股價與中報業績關聯性已大大降低,特別是績差公司反而可能將比績優公司股價更為堅挺。
首家公布中報的華僑城按其分紅除息最新股本統計,每股收益0.21元,應該說不錯。四環生物、韶鋼松山、齊魯軟件每股收益均在0.25元之上,也算是符合好果子擺在前面的業績公布慣例,可是深滬股市的股價演繹偏偏與業績無關,除韶鋼松山超跌反彈外,其它上述個股表現平淡。
回顧今年年初的年報公布期間,許多績優品種率先亮相,曾在股市掀起陣陣浪花,但最后經過一段時間,股價便呈明顯滯漲特征,到后來,即使其市盈率在30倍,遠低于大盤60余倍市盈率水平的個股推出年報,市場股價依然缺乏應有的上升動能。結合今年剛剛展開的中報表現,估計今年所謂的中報行情恐怕仍會讓一些天真的投資者再次失望,不過業績好的股票公布中報前倒可能會有一定漲升機會,中報公布后仍有一點慣性維持,但持續時間仍然很短,像五糧液、格力電器、中原油氣、石油大明近期曾有一波升勢就是對中報的良好預期,至于中報明朗之后的漲升卻不可寄望太高。有趣的是,在大盤回落時期中報績差重組股將在今年中報行情中脫穎而出,東新電碳、輕工機械、ST國貿、贛能股份這些績差股的強勁走勢就是最好的證明。(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