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0240億元,同比增長0.5%。10月當月實現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20.5%。這是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年內的首次轉正。雖然9月以來的宏觀經濟的各項數據連續轉好,但市場對于A股市場企業盈利的信心已經明顯趨弱。這樣的背景下市場前期對于中小盤股票能夠在經濟收縮期實現逆周期增長的預期被無情地戳破。從實際業績看中小公司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反而明顯不如大公司。而對應的就算已經連續2日破位下跌,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仍有21倍,創業板更是仍有29.6倍,這和滬深300只有9.7倍的整體估值相比 ,反差越發明顯。在企業盈利上小盤股在經濟上升時期的彈性更大的基本面基礎已經逆轉。
從2013年的解禁數量上看,2013年市場解禁的主力從原有的股改股的大股東流通變為了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的大股東解禁,從目前的結果上看,目前估值較高的小股票整體并未得到股東的認同,拋售減持意愿依然較強,進入2013年解禁數量更是將增加50%。而新增的股票供應上,歐美主要國家紛紛延遲巴塞爾III新資本協議的實施,我國監管層面對于銀行實行內評法開始試驗,銀行的整體再融資壓力減小,對應的大盤股的新增融資需求也大大減輕,反而是小盤股的海量排隊IPO,再融資沖動不少。市場的供求層面的關系體現出逆轉。
基本面和估值的逆轉,加之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化,QFII額度再次增加、RQFII香港的熱賣、未來國際板推出的預期,都促使中小股票的估值幻像開始土崩瓦解。自2008年的大跌之后,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逐漸走高。相比高高在上的6124,到2010年11月,上證反彈的高點依然只是“反彈”,大盤股的估值也比較克制,然而中小板指數則達到了7493點,已經遠遠將2007年10月創下的6633點的高點甩到身后,中小板指對應的靜態市盈率達到59倍。而創業板推出以后,百倍的發行市盈率更是讓人咋舌。就算到了2012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行走勢,中小股票依然在券商“整個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市場的整體行情,機會還是集中在中小盤股票上”的鼓噪中期待著逆周期增長。這樣的“中國特色”的思維模式實際上就是徹頭徹尾的賭徒思維。但在股票市場中如果你總是以賭博的心態來參與市場,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開放的浪潮下,迎接你的只能是腰斬之后膝蓋斬,然后是腳踝斬了。現在面對券商開始對2013年的行情比較一致地悲觀,反而我們對明年的行情開始樂觀起來,特別是對銀行、大秦、格力、海螺等一批估值已經和國際接軌并已經低于香港市場較多的藍籌股,2013年20%的收益應在預期之內。當然現在中小股票的下跌,對于明年的行情同樣是好事,如果出現矯枉過正,其中也會出現誘人的機會,但前提是能先跌個痛快。(倉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