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民幣升值,央行需要通過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來對沖外匯管制下的人民幣投放相反,在人民幣貶值時,央行同樣需要反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來彌合外匯管制下人民幣回收的資金缺口,從這個角度來看,已連續八天觸及跌停的人民幣,掀開的只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序幕,歐盟峰會作為市場最后的救命草并未給我們太多驚喜,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或以更癲狂的態勢卷土重來,在周期更長的治本方案有共識之前,先將經濟增長hold住顯然更為迫切。而貿易順差節節下滑,人民幣連續8天觸及跌停,CPI增速創年內新低等因素的疊加、共振,使中國政府在“穩增長”的線路上有更迫切、更篤定的出招。我們甚至傾向于認為,最快在本周末,央行將在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對已經在貨幣政策緊縮中煎熬了一年多的銀行來說,無異于是雪中送碳,甚至有希望借此在二級市場撕掉“低估值”的廉價標簽。換言之,“人民幣向下,銀行股向上”的短期趨勢,在邏輯上已然成立。
我們知道中國貨幣創造主要過程是:貿易+資本項目雙順差—>外匯占款增加—>基礎貨幣增加—> (外匯管制下央行投放人民幣回收外幣)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加—>貨幣投放和創造至社會流動性增加,因此,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直接影響著銀行和社會整體流動性。而當前,在人民幣貶值、外資流出的背景下,外匯占款減少,先前央行通過外匯占款向市場投放貨幣的途徑顯然受到阻礙,為了保證貨幣供應量,央行必然選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通過商業銀行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此次準備金率下調釋放流動性約4000 億元,這直接利好商業銀行,一方面,可使資金由1.62%的法定準備金利率向 6%以上收益率的貸款和債券轉移,從而提升銀行的資金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準備金率下調將通過影響銀行杠桿間接影響銀行的存款派生及貸款發放能力,該效應需經一段時間調整體現。因此,可以預期,如果外匯占款持續減少,央行的貨幣政策將在轉向的方向上更加篤定,年內繼續降低存準備率大幅增加。流動性一旦寬松,銀行股將直接受益。
再者,銀行的低估值是其天然的屏障。在不少行業盈利惡化的背景下,銀行業依舊一枝獨秀。16家上市銀行今年前三季度盈利高達6915億元,但是股價卻并未反應出其盈利能力。據統計,銀行板塊平均動態市盈率在7倍左右,被市場稱為“白菜股”。在經濟下滑的當下,業績相對穩定的銀行股將會是不錯的防御性品種,
綜上所述,在流動性相對寬松而其他行業利潤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資金有充足的理由選擇低估值且業務穩定的藍籌股,而銀行作為對流動性敏感且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無疑是資金的首選。不過,地方政府平臺債以及調控進入深水區的樓市仍是懸在銀行頭頂的兩把利劍。
聲明:本欄目由廈門市新匯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制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