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之所以集體誤讀養老金,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國市場中長期資金匱乏,投資者也普遍缺乏長期投資理念。所以才會把養老金這頭市場生態中的“大象”,錯看成待宰“羔羊”
記者 曲瑞雪
“養老體系進入資本市場后虧損的幾率比較小。從社;鸬倪\營就可以看出,這類最穩健的長期價值投資者,其制勝的秘笈只有兩條:一是資產組合,二是不賺不賣!睂τ诮鼇頎幷撊樟业酿B老金入市問題,一位接近證監會高層的研究人士近日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這些年,因為沒有借力資本市場,養老金體系一直在貶值和隱性虧損;而資本市場也因為養老基金這樣的機構投資者匱乏而難得規范健康發展。所以二者的結合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不能再互相等待,不然對二者都是損耗!痹撊耸恐赋。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云龍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養老金入市更重大的意義在于,大力發展養老金體系能夠收集社會短期流動性,將炒作投機資金、民間閑散資金轉化為長期資本;再通過資本市場的資產配置功能,將這一長期資本作為長期投資投入到實體經濟當中去。
這一過程,既能讓養老體系得到投資回報、實現保值增值;還能通過引入獨立而強大的機構投資者而倒逼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最終則是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當前最匱乏的長期資本。
社保業績可復制
在曠日持久的“養老金能否入市”的大討論中,已先行入市10年的社;鹆脸隽恕叭胧锌尚小钡默F身說法。
資料顯示,中國的養老金積累與儲備可分成三個部分,一是中央政府管理的全國社保基金;二是地方政府管理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三是企業自主舉辦的企業年金(補充養老金)。當前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早已入市,當前討論的“養老金入市”特指第二部分。
最新數據顯示,這部分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持滾存,至2011年的結余約1.8萬億元。在高通脹背景下,這筆巨額資產的隱性虧損和不斷貶值,以及未來面臨的缺口放大風險,已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國內現行地方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是以存銀行為主,用來購買國債的比例都很小,因此近10余年間,養老金的收益率不到2%。相比我國超過2%的CPI漲幅,貶值是毫無疑問的。
在劉云龍看來,暫不論“入市”與否,目前對養老金管理的優化調整早已是刻不容緩!皩@一問題的視而不見和得過且過,才是目前最大的風險。” 多位業內人士也都指出,如果長期維持這種粗放式管理的“不作為”狀態,若干年后,養老金可能會面臨支付壓力。
而相比之下,十年前就早早入市的社保基金則取得了投資佳績。
2011年歲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1》顯示,社保基金入市10年,年均投資收益率為9.17%,比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2.14%高出7.03個百分點。
在前述接近管理層的研究人士看來,社保的投資管理模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復制性。其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只要堅持穩健的資產組合和不賺不賣這兩大原則,養老金入市也能“復制”社保的投資業績。
其中,“不賺不賣”是類似社保、養老金這種長期資本的天然優勢,其他資金難以匹敵。而在此情況下,關鍵是做好基本風險評估下的基本資產配置、選好投資人。具體的投資運營跟隨社保去做就可以。”天相投顧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會長戴相龍的介紹,社;鸢匆幎ǖ谋壤謩e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股票和直接股權投資,其中銀行存款和國債不低于50%,企業債、金融債不高于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不高于40%。以2010年為例,當年社;鸬馁Y產配置是固定收益投資占比44.46%,股票投資占比33.96%,實業投資占比19.53%,其他投資占2.05%。
在投資管理人安排上,目前全國社;鹄硎聲泊_定了18家境內投資管理人和21家境外投資管理人,3家境內托管銀行,2家全球托管銀行。
當前法規對各類養老保險投資股市的比例規定了上限:社;馂40%,企業年金是30%,而商業養老金則為25%。對于未來養老保險的股市投資比例,不少市場人士建議設定30%的上限。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士建言,“社保基金本是基礎社會保障資金,對穩健投資的要求最高,但其股市投資比重卻比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商業養老金還高。這個比例是存在問題的,建議做出調整。”
長期資本的力量
面對社;疬^去十年佳績,也有不少人擔憂,縱然其9.17%的平均增長率值得稱道,但這并不能保證以后的投資都能取得類似的回報。因為在資本市場,只要遭遇一次“黑天鵝事件”,就足以讓養老體系遭受慘重損失。
2008年金融危機下,世界各國養老金賬戶資金的大幅縮水至今讓人后怕。
以美國為例。美國私人養老金大比例投入股市,在其孕育出的20年牛市中實現了雙贏局面。但在2008年,美國養老體系三大支柱中,僅有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社會養老計劃,因為被限定只能投資于聯邦政府債券或特種國債而免遭橫禍,才取得了5.1%的年度投資收益。而可以高比例投資股市的第三支柱“個人退休賬戶”(簡稱IRA),則在當年虧損高達2萬億美元。
“如果我國養老金入市也遭此‘黑天鵝’事件,將如何向國民交代?”不少人士質疑。
對此,劉云龍告訴本刊記者,這種觀點其實是對養老金資金性質的最大誤讀。那些認為一旦遭遇 “黑天鵝事件”,養老金投資的虧損將不可承受的觀點,其實是在用短期炒作的心態看待長期資本投資。
“這種觀點忽略了長期資本的浮虧與實虧的區別。事實上,養老金作為有新資金源源不斷流入的長期資本,其性質決定了它不需要在市場最低點大規模地出售資產,而是會一直等到賺錢了再退出。”
數據顯示,2009年3月,道瓊斯指數曾一度跌至6600點谷底,但近期已經大幅回升至12800點上方,逼近歷史高點。毋庸置疑,美國IRA賬戶曾經的浮虧自然可以收復失地。
而社會之所以集體誤讀養老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國市場中長期資金匱乏,投資者也普遍缺乏長期投資理念。由此國內市場始終無法正視長期資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力量和價值。
所以才會把養老金這頭市場生態中的“大象”,錯看成了待宰“羔羊”。
養老金之所以稱得上大象,首先是因為其規模龐大:在全球資本市場中,養老基金都是機構主力,而且在一個健全的養老金體系下,還會有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該賬戶。其次,養老金投資“穩”字當頭,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運作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些特性都決定了養老金的投資操作可以從容進行。譬如在自身判斷市場整體估值偏低時主動進場,在估值高企時主動拋售。而無須像散戶那樣為保全資金而割肉、逃頂,終日惶恐;也不必如公募基金那般因隨時面臨贖回和排名壓力,而追漲殺跌。
前述研究人士也告訴本刊記者,近年來市場中常常流傳一些有關社保基金依靠“內幕消息”抄底、逃頂的傳聞,但其實如果認清社;鹱鳛楫斍癆股市場獨一無二的大型長期資本的本質的話,就會知道其操作根本無須所謂“內幕消息”。
鑒于巨大的資金規模和價值投資的取向,社;鸬囊慌e一動在市場中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這足以讓市場聞其動而緊隨。最終的效果是,社保買進的區間在公眾的跟隨下真的成了“底部區間”,同樣也讓他出售的區間實實在在地成為市場階段頂部。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養老金入市能賺錢,其戰勝的不是產業資本和散戶,而是戰勝了時間!眲⒃讫堉赋觥
在此情況下,市場爭論不休的“入市時機”問題其實并無意義。在研究人士看來,這仍是短線“抄底”心態的表現。其指出,對于如此大規模、且已經隱虧多年的資產而言,“入市”的最大意義是改變消極的、得過且過的管理模式,開始積極投資運營。從這個意義上講,“入市”自然是越早越好。
入市終極價值考
養老金的入市意義并不止于養老金資產自身的保值增值,其對一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和長期發展,以及實體經濟的長期繁榮,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首先,養老體系資金“源頭活水”的性質以及其投資的長期性和穩定性,能夠為資本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且資金的沉淀性和增量性都很強,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美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中實現的非凡成長,與養老體系源源不斷的長期穩定資金支持互為因果,實現了良性互動。”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指出。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一份名為《美國養老金體系與資本市場》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有秉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養老基金“撐腰”,美國股市在歷次危機中都能屹立不倒,并在危機后迅速恢復。
數據顯示,最近10年,美國私人養老金體系年均凈流入共同基金的資金規模為1238億美元,這成為推動共同基金業持續成長的不竭動力,也極大地穩定了市場信心。即使在2008年遭遇到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養老金凈流入共同基金的資金仍保持正值。
其次,養老體系入市對于改變市場資金結構、完善資本市場制度以及培育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反觀當前的A股市場,除卻社;鸷捅kU基金外,主要是產業資本和短期資金兩股力量把持市場,短炒盛行。未來當一個龐大的秉持長期價值投資觀念的養老體系進駐市場,必然會在力量和價值觀念上影響A股。
“而且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變遷何其艱難。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幾大利益主體博弈的結果!眲⒃讫堉赋,在此情況下,養老金入市正是要用新的利益主體去制約舊有利益集團。因為養老體系一旦入市,這股力量強大而獨立,將給我國資本市場戴上“緊箍咒”。
第三,也是更深層次地,引導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能夠使社會資本從短期炒作資金轉化為長期資本,注入實體經濟,這更是國家戰略層面的重大問題。
全世界都覺得中國現在不缺錢,但事實上,中國不缺的只是貨幣和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很多都是在各種資源的炒作中沖撞、消耗,并沒有為國家的長期發展、經濟轉型發揮應有的作用。
“我們是流動性大國、貨幣大國,所以很容易導致投機、炒作。所以大家才會心里沒底,不知道今天炒過去,明天會怎樣,導致對長期經濟增長信心不足。”劉云龍指出,事實上,唯有長期投資能夠推動一國的長期經濟增長。但我們的長期資本恰恰是非常匱乏的。
在此情況下,大力發展養老體系,并通過資本市場的投資,把當下在社會中四處沖撞投機的貨幣轉化為長期資本,把我國從儲蓄大國、流動性大國變成養老金大國、長期資本大國,引流資金進入長期資本市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直接投資,才是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呼喚“頂層制度設計”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曲瑞雪
2011年年中,“養老金入市”對于中國社會而言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而今卻一躍成為全社會討論的焦點。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前后,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已開始呼吁關注養老金體系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關系。但遺憾的是這一觀點難入公眾視野,理解者也甚少。
直到2011年8月,一篇署名為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研究員田向陽、張磊的題為《中國401K計劃研究:美國養老體系構建資本市場基石》的文章發布。彼時恰逢A股量價齊跌、持續低迷。這篇來自監管層的“養老金入市”政策建議研報迅速引發了市場有關“監管層欲引養老資金救市”的誤讀。
但歪打正著的是,也正是這次牽涉到廣大投資者切身利益的誤讀,讓“養老金入市”的概念開始在我國市場發酵。
至2011年末,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正式提出了政策建議,隨后全國社;鹄硎聲䲡L戴相龍也公開建議積極推動養老金投資資本市場。至此,全社會開始了對養老金入市的大范圍討論。
如今,多方信息顯示,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尋找渠道已經成為共識。
人保部社;鸨O督司近日發布《2012年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要點》,表示今年將研究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問題,促進基金保值增值。
在1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布會上,其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人社部已經先期開展了研究和論證,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研究養老保險積累基金的投資運營辦法。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研究促進地方社保資金、公積金余額入市的政策。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養老金入市”問題涉及部門眾多,所以目前急需的是“頂層制度設計”的推動。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近日也指出,推動社會保障和養老體系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發展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
“既要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的治理水平,增加市場的透明度,強化保護投資者的機制,又要發展機構投資者并不斷提高其理財服務能力;既要有戰略性的頂層制度設計,也涉及稅收優惠等政策協調和各級政府及企業的共同參與。”祁斌指出。
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云龍也表示,目前我國的養老金管理體系共有五方參與其中:社保基金理事會是負責管理運營這些資金的獨立法人機構,人保部為負責管理社保繳存比例和養老金發放標準的,財政部是負責資金來源,最后出現虧空兜底的是中央財政,地方政府實行省級統籌,入市又將證監會牽扯進來。也就是說必須要這五方面都同意才能開展。在此情況下,最高決策層面召開“多方會談”,拿出“頂層制度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