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羚
“養老金千萬不能入市!請你們媒體呼吁一下,可別拿老百姓的這點養命錢開玩笑啊!苯,一位老年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急切地表明態度。在養老金入市上,贊成或反對,各方態度同樣鮮明。養老金入市目前正處于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
手里有錢,心里發慌?
“大家都說‘手里有錢,心中不慌’,可我們是手里有錢,心中發慌。這筆錢怎么管起來能讓它不貶值,這是個很大的挑戰!比ツ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負責社保基金監督管理的一位副司長如此感慨道。
人社部2012年1月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1.92萬億元,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商業保險和個人儲蓄等。目前討論入市的主要指由各地政府負責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這部分是養老金的主體,結余總量約在1.8萬億元。
這樣大的一筆資金長期以來由于不能入市經營,大部分是按一年期利息放在銀行里。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的研究,由此帶來了數額驚人的福利損失。
這位副司長的感慨正是目前養老金面臨的一個兩難境地:如果不入市,僅采取目前的以存銀行為主的管理模式,在當前通貨膨脹的背景之下,養老金貶值帶來的福利損失已成事實;而如果入市運營的話,雖然說可能取得較高的回報,但同樣存在很大的投資風險,尤其是在中國這個總體還“不完善、不健康”的資本市場中。
普通民眾擔心養老金入市后萬一虧損則可能動了現在或將來養命的錢;部分在股市中深度套牢的人則希望養老金入市能夠助推股市提升,從而幫自己解套。
從官員方面來說,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自去年底以來多次態度鮮明地表示要推動養老金入市。這背后自然有提高養老金增值能力的好意,但也容易被人解讀為要借養老金為目前一片哀鴻的股市“托市”。人社部近日低調回應,否認養老金入市,也被解讀為不愿意放棄養老金這個“自家菜園里的果實”。
根據本報記者的觀察,盡管目前關于養老金入市的爭論很激烈,但雙方爭議的焦點與其說在于養老金要不要入市,不如說在于養老金是不是適合進入中國目前這樣一個資本市場。
也就是說,即使是反對養老金入市的,有部分并不是完全反對養老金入市,而是反對在現階段資本市場監管還不健全時入市。
《人民日報》近日的評論就是這樣的觀點:養老金入市是必然趨勢,但入市時機尚有待考量。說起來這屬于比較中庸的態度,但仍然引致一些批評。
出路:謹慎入市 長期投資
今年春節前,關于南方某省千億元養老金入市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股市應聲而漲。若消息屬實,這應該是地方負責管理的基本養老金入市的一大步。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養老金入市的積極態度。他負責管理的社保儲備基金在過去11年間的投資表現相當惹眼,年均投資收益率高達9.17%,超過同期通貨膨脹率(2.14%)7.03個百分點。2010年,中國股票市場低迷,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當年取得了4.23%的投資收益率。而據鄭秉文測算,2000年至2008年全國社保基金總的收益率可能不足2%。
兩相比較,高下立現。所以,盡管目前各方爭議不斷,但養老金入市的步伐看起來似乎有“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陣勢。一方面,地方省份社保基金入市的嘗試正在悄悄進行,另一方面,一個專門負責養老金投資管理的機構也在醞釀成立。而據人社部一位司長透露,今年該部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做好養老金投資管理辦法。
從國際上的經驗看,許多國家的養老金是入市投資的。但是有幾點比較關鍵。一是養老金持有者有權確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二是養老金入市注重長期性的穩健投資,不為投機,只為增值。不過在歷次經濟危機中歐美等國家養老金投資虧損導致的基金大幅縮水仍令人心有余悸。
一位社保學者表示,過去之所以情愿忍受批評也不敢讓養老金入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萬一投資失敗,沒人擔得起這個風險。
“風險總是有的。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減小投資風險,盡量使養老金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如果不入市,就只有看著它貶值。”這位學者表示。
減小投資風險,除了在具體操作上控制進入股市的基金比例等之外,更為根本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更加完善和透明。作為老百姓的養命錢,養老金入市的確要謹慎,應該選對時機。但若是等中國資本市場完善了再入市,那可能就“等到花兒也謝了”。
也有觀點表示,今年是換屆之年。新班子上臺或許在完善資本市場監管上有新做法?煞袢绱藰酚^?我們拭目以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