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重博
繼中銀持續增長基金因“增發門”被基民投訴后,近日又有不少基金深陷增發的泥潭中,這其中還包括了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
中銀:高價增發被質疑
今年3月3日,長江證券以12.00元/股的價格收盤。而在次日的增發中,中銀持續增長基金以12.67元/股的價格認購了1200萬股長江證券,成為唯一參與增發的基金。由此,受到外界的一片質疑。
不過,中銀基金卻對外宣稱,公司看好包括券商在內的金融板塊的投資價值;此次參與長江證券的增發,符合公司價值投資的理念。但中銀基金一季報卻顯示,扣除增發的股份,中銀基金一季報甚至減持了40萬股長江證券。
就在定向增發后不久,長江證券2010年年報、2011年一季報陸續發布,業績均同比下降。6月初,長江證券的股價已跌破10元,中銀基金的賬面浮虧超過20%。
中銀基金可謂禍不單行。近期亦有報道稱,一名中銀持續增長基金的持有者,已經正式向中國證監會進行了舉報,并向中銀基金發出了正式的質詢函。
中海:抬高增發價
較之中銀基金的主動“買套”,中海基金在近期華工科技的增發中,則有故意抬高增發價的嫌疑。
近日,華工科技公布的定向增發公告顯示,本次定向增發發行價格為20.00元/股。而中海基金作為唯一報價高于發行價的基金公司,獲得750萬配股,動用資金1.5億元。
其實,對華工科技增發感興趣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數。公告顯示,還有博時、景順長城、興業全球、招商等基金公司參與了增發報價。不過,它們均因報價低于發行價無緣本次定向增發。資料顯示,此次增發報價最低的博時基金,其報價16.1元/股,與中海基金的最高報價相差約4元。
顯而易見,中海基金為了在增發中拿到更多的籌碼,采取了抬高增發價的做法。不過,該公司很快就自嘗苦果。近期華工科技的股價一度跌破18元,中海參與增發的浮虧一度超過10%。
華夏:王亞偉也吃套
不止是中小基金公司“頭疼”于增發,甚至華夏基金這樣的“巨無霸”,也在參與增發后連連嗆水。
今年4月,華夏系4只基金以19.72元/股的價格,認購了綜藝股份定向增發股677.5萬股,認購金額為13360.3萬元。昨日,綜藝股份報收于19.59元,華夏系4只基金已面臨浮虧。
5月底,包括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與華夏策略在內的4只華夏系基金,分別以24元/股的價格,認購了廣匯股份定向增發股481.67萬股,認購金額為1156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發價較之發行底價18.29元/股,溢價高達31.22%。
然而,廣匯股份昨日報收于22.80元,華夏系的諸多基金又再次在增發上栽了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