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水平向理性回歸,監管層窗口指導開始松動
證券時報記者 付建利
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隨著創業板的估值向主板市場回歸,基金開始把投資目標瞄向一些真正有成長性的創業板個股。另有種種跡象顯示,監管層在基金投資創業板上的窗口指導,也開始顯現出松動的跡象。
基金開始謀劃創業板
“我們公司投委會經過多次開會討論,決定一些業績確實好的創業板公司可以進入股票池了。”上周五,記者在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長辦公室內,看到該督察長正在對一些進入該公司股票池的創業板股票進行簽字確認。
據該人士介紹,這家基金公司進入股票池的個股,均要經過監察稽核部門審核通過,此前從未有創業板個股進入公司旗下基金投資視野,一方面是因為創業板個股流通盤普遍比較小,為防止基金挾資金優勢爆炒創業板,監管層對基金投資創業板慎之又慎。另一方面,各基金公司也囿于創業板上市初期的估值泡沫,采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
記者從深圳另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了解到,該公司近期確實加強了對創業板的關注,公司已經開始允許旗下基金投資部分有成長性的創業板股票。“我們公司規定,創業板股票上市首日和次日不能買,其他時間對基金在二級市場上的買賣行為已經沒有大的限制了,但對明顯有炒作嫌疑的股票,以及上市后連續漲停的創業板股票,公司是嚴禁投資的。”這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長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公司買創業板股票超過一定量時,就會接到監管層打來的警示電話,而近期這家公司一只基金在一只創業板股票上“下了重手”,目前也沒有接到過監管層提示風險的電話。
“創業板股票越來越多,基金選擇的范圍也越來越大,長期不讓基金參與顯然也是不適合的,但前提是要風險可控,嚴防惡意炒作。”深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向記者表示。
成長性成首要考量指標
實際上,基金開始把目光瞄向創業板股票,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創業板整體估值水平開始向理性回歸。截至上周五收盤,創業板50只股票平均市盈率為84.85倍,盡管遠遠高于中小板股票47.82倍的市盈率水平,但WIND統計顯示,根據2010年的業績預測,至少有12只創業板股票2010年市盈率不到40倍。
創業板自開板以來首份年報顯示,同花順業績亮麗。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2.59%和94.90%。從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增情況來看,預計有2家凈利潤增幅超過100%,8家凈利潤增幅在50%以上。顯然,部分創業板個股良好的業績增長空間,將大大攤薄目前相對較高的估值水平,從而吸引基金進入。
“即使監管層放松基金對創業板的投資,我們也不會良莠不齊地去投資,至少我選擇創業板的標準,第一是成長性,第二是成長性,第三還是成長性!而且永遠都是成長性!”深圳一位基金經理表示,那些業績優異,成長性良好的股票,將成為基金在下跌時重點吸納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