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若馨
2009年開年以來,2008年曾經異常火爆的大宗交易平臺突然冷清了起來,不僅交易量單月環比銳減,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的解禁股比例也越來越小。
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認為,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股東們在二級市場完成減持的難度較高;隨著市場回暖,二級市場有條件直接消化減持股,借道大宗交易平臺的做法就顯得多此一舉了。
日均成交量驟降
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大宗交易平臺共出現58筆交易,涉及28家上市公司,成交股份28262.17萬股,涉及金額183621.76萬元。
相比之下,去年12月份大宗交易平臺共出現503筆交易,涉及96家上市公司,成交股份159911.69萬股,涉及金額1214317.69萬元。即便是去年11月份,大宗交易平臺上也出現了涉及72家上市公司的156筆交易,成交股份總數78071.53萬股,成交金額571762.38萬元。
考慮到1月份只有15個交易日,而11、12月份則各有20和23個交易日,故記者比較了這三個月來大宗交易平臺上的日均交易量。
1月份大宗交易平臺的日成交量為1884萬股,成交金額12241.45萬元;去年12月份日均成交股份數6952.68萬股,涉及金額52796.42萬元;而去年11月份的日均數據則是3903.58萬股和28588.119萬元。也就是說,1月份大宗交易平臺的日均成交股份數環比去年12月份驟降72.90%,與去年11月份的日均成交股份數相比下降51.74%。
不僅全月大宗交易量下滑,對比1月份的三周交易數據不難發現,大宗交易量呈現逐周回落的態勢。其中1月5日至9日,成交14745.56萬股,涉及金額85408.78萬元;1月12日至16日,成交7934.99萬股,涉及金額45585.23萬元;1月19日至23日,成交5581.62萬股,涉及金額52627.75萬元。而剛剛結束的2月份第一周的大宗交易數據顯示,交易量幾乎與1月份最后一周持平,成交股份數5844.23萬股,總金額為47585.61萬元。
公告減持量不減反增
與大宗交易數據逆向而行的是,2009年開年以來上市公司公告股東減持的股份總量不降反升。今年1月份,共有59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東減持情況,減持總量59098.36萬股;去年12月的公告減持量為57262.94萬股,涉及上市公司73家;同年11月份共有4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公告,減持總股份數為42310.9萬股。
雖然減持量在節節攀升,但減持路徑卻在悄然發生改變。在1月份59098.36萬股的總減持股份中,有20673.55萬股是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完成的,占到公告減持總量的34.98%;而去年12月份的57262.94萬股總公告減持量中,卻有高達49.16%的股份是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實現的,大宗交易平臺減持量為20673.55萬股。
反觀上周情況,2月份的第一周,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東減持數據,總減持股份數為16277.35萬股,其中只有3061.38萬股是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實現的,占比僅為18.81%。
針對減持總量不減反增,而大宗交易平臺的日漸清冷的現象,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分析認為,這反映了隨著市場的回暖,買盤充裕,二級市場有條件直接消化減持股,而股東們也就沒有必要借道大宗交易平臺苦覓買家了。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