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胡南
本報訊 前段時間曾在大宗交易平臺頻繁上演的溢價成交正逐漸減少。數據顯示,9月份深滬兩市A股共發生88筆大宗交易,但溢價成交的只有9筆,占比僅為10%左右。業內人士分析,本屬反常現象的溢價成交大幅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大小非”過橋減持的行為已經有所收斂。
數據顯示,第一筆溢價成交出現在今年4月份。4月28日,世紀證券交易單元(237400)以24.15元賣出西飛國際120萬股,而當天的收盤價僅為21.25元,溢價高達13.65%。按此計算,當日賣出者在此溢價部分就獲利約348萬元。西飛國際也是4月份唯一一筆溢價成交。
到了5月份,溢價成交開始多了起來,兩市82筆大宗交易,溢價11筆,比例為13%;6月份大宗交易共68筆,溢價11筆,占比為16%;7月份共有大宗交易98筆,溢價21筆,所占比例為22%;8月份,兩市共成交大宗交易74筆,溢價17筆,占比為22.97%。
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兩市A股發生了88筆大宗交易,但溢價成交僅9筆,占比僅為10%左右,環比下降47%。而進入10月份以來,雖然短短幾個交易日就已經發生了近40筆大宗交易,但溢價成交的只有3筆。種種跡象表明,曾經在大宗交易平臺風行一時的溢價成交已經逐漸減少。
一直以來,溢價成交這種反常的現象就讓很多人看不懂。明明在二級市場可以買到價格更低的股票,為什么還要舍近求遠去大宗交易市場買“貴”的呢?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能告人的隱情?事實上,在此前的爭論中,溢價成交就因為被看作是“大小非”的過橋減持伎倆而廣受詬病。
不過,溢價成交并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由于其特殊性,必須找到有關系的接盤者才行。如在大宗交易意向申報信息中頻繁發出“買入”申請的上海投資者曾對記者表示,“要想大宗交易股票價格溢價交易,除非找到有關系的接盤者,否則在目前的市場上絕對不可能。”原因得從溢價成交的“套利”模式談起:即“大小非”先找到一個機構,以較低的價格轉讓手中股份;然后,“大小非”再以較高的價格買回股份,這樣一來一回“大小非”原來的股票就獲得自由身份,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減持了。機構在本次交易中充當了橋梁的作用,而兩次轉讓的價差也就是該機構的“好處費”。
有人士分析,此前的溢價成交多為急迫減持套現的“大小非”為換取自由身份不得已而為之,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由于股價持續走低,加上預期可交換債券推出等原因,一些“大小非”可能已經不愿意如此低價位出手,所以那種白白給套利機構“好處費”的溢價行為也就相應減少了。
相關報道: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