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正回歸主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7日 13:2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藍東 在過去一段時間,尤其是最近一年,國內證券市場逐漸走向邊緣化,淪為香港市場的從屬或影子市場。其“淪落”的線路圖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制度缺陷等綜合因素引發(fā)的持續(xù)低迷==》融資功能喪失==》自主定價權旁落==》淪為影子市場”。從過往的市場走勢看,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首先,由于市場功能尤其是融資功能的長期缺失,國內大量優(yōu)質上市資源嚴重流失,且這大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資源。這部分的價值發(fā)現(xiàn)與財富創(chuàng)造以至定價權,毫無疑問已拱手讓人;其次,國內市場的股指、板塊走勢,甚至個股的漲跌,較之香港市場,有不少時候屬亦步亦趨,儼然成為“別人的影子”。作為在世界經濟、政治上志存高遠的中國,若不能構建堅強的金融與資本市場,成為國際的領導者,反而淪為海外市場(如香港本身就是美國市場“忠實的跟隨者”)的從屬市場,其后果不堪設想。 令人欣喜的是,從近期的走勢看,國內A股市場正試圖擺脫從屬地位,努力從“影子”中走出來。其實,A股市場憑其無限的潛力、雄厚的背景,理應重回主流,讓別人成為我們的“"影子”。這基于以下基礎,即“已趨完善的資本市場制度+可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的經濟環(huán)境+優(yōu)質上市資源的源源流入+極具潛力的本土投資者”。 其一,適合中國市場又基本與成熟市場接軌的新“兩法”推出,以及股改的逐漸完成,使得長期制約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制度缺陷(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得以根本消除,國內A、B股的制度折價失去存在基礎,而成長性溢價又是西方一些市場無法比擬的,國內市場由此“我行我素”,走出獨立行情完全可以期待。其二,A股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已為時不遠,這其實是奪回主流地位的關鍵。當然,就短期而言,供求關系的瞬變或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但這將更多地體現(xiàn)于投資者心理層面且為時甚短。就中長期而言,“優(yōu)入劣出”將奠定牛市基礎。同時,融資的恢復可能使“流失”海外的大型藍籌逐漸順利回歸,至少在上市資源的分享上,能與香港市場平起平坐。筆者以為,假以時日,優(yōu)質公司必將以國內作為主流上市地。其三,中國本土投資者的潛能與實力又是類似香港這種離岸資本市場所望塵莫及的。這種潛能我們可以用“GDP/流通市值”或“居民儲蓄存款/流通市值”來描述。就前者,香港約為0.2,國內則高達18,我們的優(yōu)勢與潛力可想而知。其四,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行業(yè)多樣性、產業(yè)完整性又是香港市場所不具備的。況且,A股公司又根植于本土,信息的快捷、市場反應的有效必然領先于離岸的香港市 場。久而久之,H股反過來會跟隨A股翩遷。總之,A股未來必然重回主流,這種趨勢已經顯現(xiàn),但并非意味香港市場立即從屬于內地。畢竟海外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國際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又會通過香港市場影響國內,兩者是相輔相成、平起平坐,很難說誰取代誰。 回歸主流與牛市,在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對孿生兄弟,A股市場進入新一輪中長期上升趨勢已是業(yè)內共識。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策略應是“相對淡化指數(shù)+把握強勢行業(yè)+成長性公司”,不熱衷于預測指數(shù)的點位(也無人可以準確預測),而應強化對行業(yè)及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與研究(這較易于做到),從而與牛市共成長。 (作者為蔚深證券研發(fā)中心總經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